而论王霸之策正是孙策如今所最需要的。
所以孙策入主江陵之后,还未平定整个荆南,就亲自召见了庞统,与其问策。
庞统很丑的说法,那是演义杜撰的,孙策见到庞统之后,发现他不仅不丑,看起来还很朴实,或者更确切的说,憨厚淳朴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孙策诧之,不明白司马徽究竟是发现了他的什么才能,才能将他誉为南州士人之冠。
不过孙策深深明白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所以还是很郑重的说道:“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拥江表之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庞统立即拱手,语气清雅,不徐不缓:“臣以负薪之资,拔于田亩之中,奉职府台,参与机要。将军神武天资,以臣可责以鹰犬之功,谘臣以方略,臣不敢惮畏权讳,避祸求福。”
“以臣之见,如今将军兴霸王之业,荆扬始一,疆域初定,民人失所,加以饥馑,今日荆州虽名曰粗定,实难安之。况尚有长沙宿贼。其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界未绥,依作寇盗,专为亡叛逋逃之薮。”
“以臣之见,当今之急者当宜明纲纪,定人心。”
孙策闻言,若有所思,问道:“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庞统点头,说道:“如今荆州初附,人心不稳,民不知所安。盖因汉道凌迟,纲驰网绝已久。我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将军欲兴荆扬霸业,必以振纲肃纪为第一义,而后治化丕臻、遐迩悦服也。”
孙策不禁为之点头。
汉末以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诸侯争霸?还是民生饥馑?亦或是暴乱屠杀?
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天下失其纲纪,诸侯百姓皆动乱不安。
<div class="contentadv"> 以前天下都安安分分,以刘氏为天下之主,以大汉为国家之本。
但现在天子失其权威,国家失其法度,天下失其纲常。
既然兵强马壮者即可割据为王,即可举兵作乱,那谁不想作威作福?
以往依靠律法、纲纪能解决的问题,现在直接就举兵而起,既报私怨,又谋功利。
很显然,荆州、扬州现在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各地守相、县君长吏、豪强酋虏皆以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所以观衅而动,一有良机便起兵作乱,使天下动荡不安。
而庞统建议孙策现在做的便是,立纲陈纪,以示天下江南之已定。
若江南之民皆看清如今形势,自今日起,往后一两百年,江南皆孙氏天下。
这些豪强、郡守们就不敢再随意兴兵作乱了。
毕竟如果无法推翻孙氏统治,那贸然作乱,就会面临数万大军的围剿。
在生死面前,他们自然会格外慎重。
而能够安定一方,使纲纪立于疆土的诸侯,那自然是不同于那些竖夫崛起,朝生暮死的割据诸侯。
不要看不起这一点,或者以为这一点很容易达成。
天下那么多英雄豪杰,分散于各处郡县,之所以未出仕者,就是因为很难找到这种能够振纲肃纪的诸侯!
绝大部分都是割据一方,趁乱劫掠的乱世诸侯,其业必不长久。
就如吕布所感言,关东之地,县县称王,郡郡做帝。
然而这些乱世草头王,势业必终将无成,他们也不懂得什么纲常民心,更无雄才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