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孙策的诸侯强势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252 字 9个月前

第256章 孙策的诸侯强势

淮南之战进入八月末,来自庐江、江夏的军队已经迅速开拔至东城县。

东城县就在淮河的军事重镇钟离南边,与九江郡紧挨着,是江东都督鲁肃的故里。

从庐江到这里只隔着一个九江郡,所以就算花费了不少时间集结,可军队还是只用了数十日便开拔至战场附近。

这也意味着,从曹军南侵开始,到江东军队从四面八方驰援过来,只用了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寿春、在钟离、在东城、在淮阴各个战线上,江东的主力大军都已经抵达,随时准备驰援徐琨驻守的高山县。

这个速度着实是震惊了围困高山的曹操,若是敌军皆至,他四面被围,很有可能主力尽覆于淮南!

而大军之所以能有如此迅捷之速,则完全受益于军队皆是职业精兵。平日里士卒就都在营中休整训练,只要召回轮期休沐的士众,打开武库,军队就能披挂整齐的迅速开拔!

随着江东主力陆续开拔而至,淮南之战的形势就发生了转变,从曹军进攻,变成了曹孙双方互有攻势。

曹军欲破孙策大军于高山,而孙策大军则意图在左右两翼都发起攻势,合围曹操。

只是目前看来,双方都没有那么容易达成目标。

曹操亲督中外二十七军三万余众,临淮讨高山。其自屯于高山县北屯丘之上,而使长子曹昂督大将乐进、史涣、吕虔、李通等四面合围,设围城数重,堑垒甚峻。又使大将夏侯渊、典韦等简选锐卒为游军,以御江东援军。

徐盛想带两百士卒出击就大破黄射数千人这种事情,完全不可能出现在曹仁头上。

“彦身负周、劭之命,衔诏来淮,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愿将军解将军与曹将军之纷争,使各罢兵,共同斯好。此彦之愿也,亦天下之所望。”

当然,这种事情,谁也没办法保证必成。

除了交趾、关中诸将和故意封闭益州的刘璋,天子朝廷能指望纳贡输赋的诸侯就袁绍、曹操、孙策三位。

大汉天子钦使、御史中丞、持节、赵彦再次来到了江东。

可以说没有这两位诸侯的贡奉,朝廷就要失其三分之一的税赋。

只是如今看来,天子显然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站队的准备。

就看给他士燮的这个封赏就知道,朝廷只是不得不安抚忠臣罢了。绥南中郎将!这要在汉室承平之时,还是一个比较威重的职位。

这些人可没有关东这三个诸侯庞大的野心,完全不敢想象扫平天下,只欲在关中割据自守,逍遥快活罢了。

同时如果没有诸侯朝贡,天子别说中兴汉室了,就是雒阳城内的百官,以及三河五校禁军他都养不起。

不得不说,一支极爱修工事的军队,在冷兵器时代,就是几乎无敌的。

毕竟他地处淮河之南,凭山河险远,有地势之利,可以割据自守,就算人和有失,仍能凭地利稳住局面。

只是这么惨烈的交战下,损失最惨重的却不是曹操和孙策,而是远在一方的天子!

赵彦其实跟孙策相处的并不愉快,主要是上一次见面,孙策就旗帜鲜明的表态过,天下只能有一位扶大厦于将倾的名将,其他皆是叛逆!

朝廷也该站站队了!把曹操指为国贼,让其他诸侯有奉国家以讨不臣的名义。

夫善战者,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毕竟前一次赵彦前来,可是送诏书封赏孙策为荆州牧、典扬州如故,督益、荆、扬、交四州军事。

天子和朝廷自然焦急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