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下,他所击者破,所攻者服,再没人质疑他的统兵能力。
因而两将听闻主帅点到自己名字,立即起身,拱手喊道:“末将在!”
诸葛亮郑重的下令道:“以徐晃所部,继续进攻曹军东围。此战以大张旗鼓,威慑敌军为主!”
徐晃立即领命,说道:“诺!某部必奋勇向前,吸引敌军主力。”
“以陈武所部,倍增金鼓,于北围之外,每隔一个时辰,便击鼓呐喊,以怠敌心!”
陈武立即拱手,他也猜得到,自己所部是骑兵不太可能去参与攻围之战,击破敌军外围之后,才是他铁骑的用武之地。
两将领兵而去之后,黄忠见诸葛亮拿起一本兵法看了起来,迟迟不再有下文,彻底的急了,对诸葛亮喊道:“军师!”
诸葛亮这才仿佛记起来帐内还有一人,放下兵书问道:“咦,黄老将军怎么仍在帐中?”
黄忠涨红了眼,问道:“军师不是欲用我去大破夏侯渊?我部已枕戈待旦,整装待发。缘何军师一直未给我军令?”
眼下营内诸将可是都有了任命!
若将来大破曹军,凯旋之后,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皆有战功,唯他黄忠寸功未立,甚至在功曹的册文上连个名字都未露,仿佛此战他就完全未曾参与,除了带着最精锐的禁军浪费了大量粮食之外,毫无用处。
那吴侯势必要关注询问一番,难不成他黄忠这个解烦军左部督完全是一个酒囊饭袋?
他可不想再回到在荆州时不受重任的境遇。
奈何诸葛亮仿佛完全忘了此事,眉头一拧,为难的说道:“可诸部都已经有任命,实在没有需要黄将军奋死之处。我欲在敌军懈怠之时,亲自率全军出击,一战溃敌。黄将军……”
<div class="contentadv"> 不等诸葛亮说完,黄忠连忙抢着开口说道:“军师!军师!让某去吧!区区夏侯小寇,一偏将即可斩首而归,何劳军师大驾?只需军师把此任交给某,某必为军师斩杀夏侯渊!某愿立军令状,不斩夏侯,某绝不退兵!”
其语气忠壮慷慨,诸葛亮有所动容,仿佛是感其言志,才勉强答应其请,说道:“若如此,希望黄将军莫负全军之厚望。此战各部凡所进击,牵扯敌众,即为此最后一击。某本欲亲赴矢石,担此重任。”
“然吴侯曾劝诫某再三,不得自敌小寇,亲自陷阵。又感黄将军忠壮,故而被迫将此重任托付于汝。”
“若黄将军不能善其事,莫怪某将此战功亏一篑之详情,如实汇禀吴侯。”
黄忠连忙拱手,说道:“请军师放心,某必劝率士卒,奋死命而无前,若不能破敌斩将,请军师加以军法!”
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黄将军就去吧!陈武三通鼓过后,便挥师入围!”
而诸葛亮这一战也完美的展现了什么叫运筹帷幄,庶乎算无遗策。
随着他部署完成,整个战事的走向也完全如他所预料的一般。
各处组合拳的进攻,让夏侯渊既骄狂得意,又麻痹懈怠。
收到东围正在被大举进攻的消息后,夏侯渊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对部下说道:“我早已料到江东狗贼会趁势而攻东围之虚弱,故早已令猛将蔡阳重兵前去驰援。江东军此时进攻,面临我铜墙铁壁,必死伤惨重!”
他以为局势尽在掌握之中,故而令部下抢修北围的防线,他此前被徐晃打的丢失营垒,不得不在后方扎营。
他唯恐徐晃趁他立足未稳之际,再次攻过来。所以亲自带着部下抢修工事,力求能稳扎稳打,守住这条防线。
只是他也不敢毫无防备,所以亲自率军五百余人压阵,督其他士卒和民夫挖掘沟堑,安置鹿角。
陈武按军令击鼓之后,鼓声瞬间震天,正在修工事的士卒和民夫以为江东军杀过来了,无数人吓得惊骇不已,丢下器械就转身而逃。
夏侯渊也立即如临大敌,可待看清形势之后,只闻江东军鼓声,不见任何敌军士卒,夏侯渊当即得意的大笑,安抚部下,说道:“我早已看清敌军伎俩,此必是敌军虚张声势,以吸引我军主力到此,从而猛攻东围!二三子,可无忧也!抓紧时间,修筑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