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这里土地肥沃,又郡县密集,从琅琊的东武县出兵,顺潍水而上,出了县境就进入了北海的高密县境内,再进军几十里就到了高密县的县邑。
两县之间距离如此之近,很多通婚的子女步行都能往返。
诸葛亮亲提三千精兵,没受任何阻挡就开拔到了高密城下。
北海国自古以来都并非什么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灌婴统帅骑兵在这里一战就击溃了楚国大军,卒斩龙且,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
没办法,这里南高北低,实在不是一个适合防守的区域。
倒是高密的人口稠密,引得随军征战的张飞为之惊叹,他跟随在诸葛亮身边,说道:“军师,这青州守备空虚,人口可着实不少。沃野之间田垄尤在,可比徐州繁华不少。”
经过上次东山一战,诸葛亮指挥他张飞大破典韦、黄忠阵斩夏侯渊,诸葛亮在军中的威望大增,再也没有人敢怀疑他的统兵能力。
更关键的是,他明显深受吴侯器重,以之为韩信、卫青。
跟随着卫青打仗的那帮兄弟,哪个不是封侯拜将啊?
所以张飞现在看的很清楚,自己要想有上前线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得敬睦尊崇这位军师。
他张飞可不是一介糙人,相反他最敬睦的就是这种威望、才学极高的天下之名望。
而诸葛亮显然在如今的各个方面都符合他所敬睦的方向。
这导致这位熊虎之将,成了诸葛亮帐下最锐利的爪牙。
夫为一军之主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诸葛亮对张飞这位爪牙,也是非常满意,毕竟这样一位雄壮虎烈、翻飞电发的猛将,那是举世难求的雄杰之士。
每有战锋难摧的阵线,只要派他上去,必定能气盖千夫,志凌劲敌,所向披靡。
<div class="contentadv"> 因而对于正面破敌,诸葛亮也是信心十足,说道:“这无疑利好于我军。只要有粮草供应,百姓以牛酒而诣军,我军必能摧破敌众,尽收青徐。甚至未尝不可复当初之势。初平年间青州黄巾军连众百万,且耕且战,横行于黄河南北。直到遭逢公孙伯珪铁骑,方才折戟于渤海,转入兖州。我军今日复经此路,亦可一路收民心,而破兖州兵。”
两人说话间,游骑便策马而至,禀报道:“军师,高密城中豪杰派人请附,其等已杀曹军守卒,献城而降。”
高密城中的守军大概有五百余人,这是诸葛亮出兵之前就探查清楚的情报,但五百人的部队竟然直接被青州豪强给裹挟而投降,可见青州的局势比诸葛亮预期的还要鼎沸。
张飞立即说道:“军师,青州局势沸腾如此,可谓是一夫振臂,举州同声。当此之时,只要我等长驱直入,直取北海郡治,则四方郡县必纷纷举旗响应,北海可旬日而定也!”
诸葛亮不禁满意的颔首,说道:“翼德如今亦知兵法矣。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军功赫赫、独当一面的大将!君所言不错,只要我等势如破竹,长驱直入,一战夺下北海郡治,摧破曹军主力,则各县坐观者必群起而响应,纷纷举旗驱逐袁、曹,归附江东。”
这一战是时候体现江东之治的优越性了。
曹军攻破青州的部队都是泰山贼,军纪如何可以想象,必然是极不得青州豪杰、世家之心。
没有哪个世家大族愿意在山贼治下接受统治。
即便曹操过来,他的屯田制亦并不得民心。屯田制十税六七,百姓苦之。这个苦之,不仅仅是物资贫寒,亦是身体上的极大劳苦。
所以在兖、豫州都有屯卒年年逃亡,除了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难民,没有人愿意在屯营里面当牛做马,而且毫无产业。
而江东治下,不立田制,鼓励发展,无疑是更适合豪强大族的。
这一点,在往日江南的影响还不深远,因为无论荆州、扬州都是地广人稀,豪强向来不缺土地而缺人口。
但在青州,这个制度就将拥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了!
在袁、曹、孙三家,青州豪强必定箪食壶浆,以迎江东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