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袁绍突破官渡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291 字 9个月前

第284章 袁绍突破官渡

虽然满宠意气奋甚,欲尽发颍川屯田男女,以供车徒之众,死守在平舆一线,以渡过曹军这生死存亡的危机之秋。

但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多时候你就算是拼命,也对局势完全无济于事。

中原地势平坦,不比巴蜀、江东,刘备在汉中之战发狠,死守住汉中,就能保益州安稳。但满宠要守住汝南的平舆一线,就保豫州却没那么容易。

豫州的广袤平原之上,四通八达,各个方向的军队很容易就绕过了平舆一线,从而袭扰颍川。

孙策亲提大军至平舆城下军营之后,就在营帐内展开了舆图,对一旁的张纮问道:“如今各路军队都已抵达何处?”

张纮立即手指地图介绍道:“截至昨日信使来报,左路军周都督所部前锋已越过荆州疆界,抵达昆阳。”

孙策看向地图,昆阳,这也是中原的一处要地,扼控荆州进军豫州的咽喉。

昆阳之战,正是刘秀天下闻名的那一战,新汉两军就在这里展开了决战,以定天下之归属,结果新军四十余万,被刘秀一战摧破,顿使宇内皆平。

而曹操所面临的形势其实远没有刘秀复杂凶危,他的问题就在于,如果一味固守的话,根本守不住河南这平坦之地。

他要想破局,关键在于以攻代守,要像刘秀一样,正面摧破强敌。

先在河北大胜袁绍,然后携大胜之威,再举三军之众南下。

如果他能举十万之众反攻,正面或者侧面击破江东军队一路主力,那江东的此次北伐就不得不以失败告终了,慑于其军威,很多刚打下的郡县守吏,恐怕都将弃城而走。

尤其是在中路方向,梁、陈、沛、汝等地的郡守、县令都只是初任,曹操率十万大军至梁、沛之间,只有寥寥几百郡兵的两地长吏根本无法抗衡。

但这恐怕很难,因为曹军主力现在还在兖州境内,而江东的右路军已经有在兖州断其归路的打算了。

江东此次的北伐是经过长期精心谋划的,中路军的主要战略目标是攻破兖州、豫州一线曹军的主力,使其军力丧尽。

左路军的目标则是出荆州,以掩曹魏腹心。

昆阳正是颍川郡的西南疆界,与荆州紧密相连,大军从荆州叶县出兵,离开荆州就踏入了昆阳境内。昆阳若破,左路军将长驱直入,直趋许县,从根源上包围曹军的补给之地。

而右路军则是从徐州出兵,进击兖州,而袭曹军前线之后。扰敌大军主力的粮道。

所以哪怕曹操真的打赢了袁绍,他要回师,首先也要击破诸葛亮所部。

有这个时间,孙策快则已经打下了许县,慢也平定了蔡汝之地。

到时候南北之争,战场将在淮泗之间。

这一点不论是曹操获胜,还是袁绍获胜,都将如此。

因而孙策关切的问道:“诸葛亮现已进军何处?右路军关乎我江东此次北伐疆域之成果。若袁绍大胜曹操,我等能在何处与袁绍划界,就取决于右路战果!”

袁绍如果打赢了,不论河北还是江东都能稍缓一口气。

双方目前还是盟友,绝不至于立即就翻脸,兵戈相交。

中原毕竟不是夷狄禽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要是袁绍真的前脚刚跟江东联军,击败了曹操。后脚紧接着就攻击江东,那他会极失道义、人心,大败而归是十之八九。

毕竟江东这可是强盛一时的诸侯,实力稳固,三军用命。若被盟友偷袭,将士们必有含恨雪耻之念。河北既失道义,又失人心,可谓是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败之必矣。

而江东如此奋进,对天下大势的改变可不仅仅局限于于江东一隅之地。

应该说江东强盛崛起,最显著的影响除了自身之外,就应该是对北方战局胜负的影响了。

如果江东如此强盛,曹操还能打赢,那江东的崛起毫无意义,此次北伐亦实已失败。

袁绍要无能成何等地步,才能让曹操反败为胜?

张纮则语气慷慨,手指向地图右侧,说道:“诸葛亮所部右路军与我中路大军同时誓师出征,已兵出彭城,进军沛地。曹军都督、沛相曹纯率军两千阻之,合战不利,已弃城而走,逃奔兖州。”

“右路军已攻破沛县,沿泗水而上,破山阳守军,兵进亢父路。其分兵两路,一路以魏延向西攻取昌邑,一路继续沿河北上,取亢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