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孙策占稳了豫州、兖州一线,与袁绍南北对峙,江东至少能征兵十万。
他刘备可是太了解江东的十万军队是什么概念了!
那是十万职业武夫,能够在乱世建国立业的强大军队,哪怕在中原之地,有十几万职业武夫,他也能横扫四方六合八荒,从而宇内混一。
更何况他孙策已经扫清南方,士燮归附,刘璋震怖。
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人可以掣肘孙策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朝廷如果只倚靠两万军队,别说对抗孙策,就算与袁绍联合,再打一场官渡之战,那也是被孙策横扫的结局。
袁绍虽强,但他布衣之雄,不能用人,又优柔寡断。
河北将领绝对不是孙策部下将领的对手。
周瑜、吕蒙、诸葛亮、太史慈、张辽、徐晃、黄忠、张飞等人的威名,是刘备思其名都会半夜惊醒的存在。
要是这些将领统领十万大军北伐,左路攻关中、雒阳,中路出兖州、冀州,东路自青州而济黄河。
刘备感觉自己全无对抗之力。
要知道他只是效仿了江东,组建了这支骑兵部队,由关羽统之,立即就战功赫赫,兵锋凌厉,无人能挡。
可关羽只有一人,能抵江东徐晃、吕蒙一人已经不易,如何敌得过江东这猛将如云?
面对江东北伐,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只有关中与河北组成联军,才能抵挡这天下之将倾。
只是到时候的官渡之战,恐怕要变成了赤壁之战的翻版,是南方浩浩荡荡的十几万大军,攻击北方的袁、刘联军。
但这一切有个极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袁绍一定要冷静,不能骄狂自大,妄自称帝。
如果他袁绍妄自尊大,提前称帝,孙策稍晚一年甚至半年,就足以迫使联军内部分裂。
而这种形势发生的概率极大,甚至超过了八成。
这种情况下,曹操的重要性就更重要了。
进可以使袁绍犹存顾忌,不敢携大胜之威登基。
退可以增强关中实力,以独抗江东军队的泰山压顶之势。
所以面对吕蒙愤怒的呵斥,刘备全然无愧色,说道:“各位其主而已,倒是汝等为汉臣,竟攻击天子王师,岂是臣子之义?有何忠义可言?还不退下!”
随着刘备的暴喝,周围攻击的江东铁骑果然纷纷陷入了迟疑。
如今汉德未尽,士兵们还习惯于汉室天子如天上太阳一般恩泽天下。
还未改元换代,就贸然攻击天子,的确是一件让人心怀不安的事情。
而趁江东士兵的迟疑,身披绿色战袍的关羽率先冲到了曹军大纛之下,扶起曹操说道:“曹公,速上马与我等突围而走。”
曹操此时浪漫气息发作,问道:“将士皆为我而死,我如何能够弃军而走,独自苟活?”
持节跟随在关羽身边的荀攸呵斥道:“曹公何其糊涂?公乃孙策心腹之患,江东铁骑目标皆为公一人!只有公突围而走,其他士卒才能苟活。江东铁骑索公不得,必退兵而去。如此公复聚士卒,才能重聚部众!”
曹操瞬间头脑清醒下来,只感觉荀攸之言如一泓甘霖,瞬间让他焦灼的心情都舒畅开来,头疾都为之一去。
他立即上马,说道:“卿乃子房良谋也!我等这便随关将军突围而走。”
他曹操或许能力并非古今帝王中最强的,败仗一箩筐,政治上又残暴统治,滥杀百姓,但他能成大业,最重要的就是重贤,以及在危机的情况下,自己六神无主,能够果断听取谋士的谏言。
荀攸的判断无疑是非常精准的,江东铁骑是奔袭追杀而至,不可能长期待在天子治下的河南。
只要曹操突围而走,江东铁骑也不得不撤军返回疆域。
那流散在河南这些曹军溃兵,可以轻松再复聚回来。
汉末诸侯全都是败仗无数,这种立营复聚四方之众的操作,他们实在太熟练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