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说到这里,嘴角挂着一丝的冷笑:“想法是好,但主动权在我们手中,给多少那是我们说了算。
给他们保留的是在不影响朝廷管理的情况下的最大化,不是他们功劳多少来衡量。
既然他们想去横推,那我们就成全了他们这份心,通知陈谦,让他从燕山卫中调齐所需火器一并送到柔佛去,给他们三个……半年时间。”
“臣遵旨!”
李若涟点头回应,随即低声道:“陛下,为了避免河口城类似的悲剧发生,我们要不要给苏门答腊去一道禁令,他们打他们的,我们不管。
但若是波及华人百姓,大明必十倍、百倍还之。”
“可以,此事你们负责!”
“臣明白!”
李若涟回应后将第三封信放到一边,取过最后一份书信快速扫视着,看着看着眼睛满是惊咦和无奈之色。
一直注视着李若涟的林弈见状也伸过头去看了一眼,几息之后也是倒嗤笑了一声,满是不屑之意。
李若涟沉声道:“陛下,陈谦指挥使的信大致内容是说在接到柔佛诸国的情报之后便派人快速查看,验证了情报的真实性。
然后立刻放开了边境封锁,以及向柔佛境内投靠我们的世家们下达了柔佛诸国要归附的消息。
现在柔佛半岛归附的高呼声很高,羡慕大明土地和税收政策、希望搭乘海贸的便利以及大明强大实力不被欺负。
按照陈指挥使的估算,一旦等诸国国王宣布归附,朝廷派人前去接手,同样的政策实施,很快就能恢复秩序。”
“这不是好事儿吗?”
崇祯端着茶杯轻轻的刮动着茶水,不解的道:“你们两个怎么还一脸的幸灾乐祸?”
“陛下,陈指挥使在信中说了,在河口城城破时,海外三国的首领马希尔诈降,然后在死前说一切都是柔佛国王阿都拉马雅沙在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