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豁贱为良奉纶音(三)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3213 字 23小时前

朱载坖要求豁贱为良的上谕下达之后,朝廷的官员们对于朱载坖的上谕反响极大,主要是朱载坖的上谕虽然说了要豁贱为良,但是怎么豁,豁除哪些人的贱籍,上谕中并没有提及,还有豁除了贱籍之后的事情,朱载坖的上谕中并没有提及,所以很多的官员纷纷上疏,就此事展开讨论。

首先就是豁贱为良的范围,很多臣子们认为主要是针对太祖、成祖时因为政治原因被贬为贱民的那些人,应该豁除贱籍,至于其他的贱民,这些官员们并不关心。

仅仅是提到宣德十年,英宗即位,谕礼部曰:教坊乐工数多,其择堪用者量留,余悉发为民。 凡释教坊乐工三千八百余人。也就是可以将部分乐户的贱籍予以豁除,而对于数量最庞大的士绅们家中的奴仆,这些官员们仿佛集体失忆了,绝口不提此事。

朱载坖对于他们的装聋作哑是极为愤怒的,既然你们要装聋作哑,那朱载坖就只能把此事揭穿了。

朱载坖召集随行的内阁辅臣和重臣们商量此事,现在这些地主是越来越不当人了,他们倚仗自己占有土地,强迫租佃农民承担额外劳役。这些佃户在社会上被看作奴仆,被官府一样也视为贱民。

朱载坖直接说道:“彼辈将朝廷之编户,沦为私家之奴仆,其心可诛,上损国课,下虐生民,朝廷岂能无动于衷,视若无物?”

阁部大臣们当然是知道现在东南的奴仆问题已经是十分严重了,海瑞已经连上四疏,要求解决此事,而朝廷上的这些官员们,不是装聋作哑,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对于他们的这些造型,朱载坖自然是极为愤怒的,朱载坖这次将张居正等一众臣子们叫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张居正说道:“陛下,臣以为东南的奴仆问题根深蒂固,已成顽疾,要想解决,恐怕要徐徐图之。”

朱载坖闻言冷笑一声说道:“徐徐图之?张阁老你来告诉朕,怎么个徐徐图之,等到这些世仆、佃奴中出了几个陈胜吴广再徐徐图之吗?还是你们这些人家中,也豢养了数以万计的奴仆?”

一众阁部重臣赶紧请罪,朱载坖说道:“海瑞已经连上四疏了,朕以为海瑞说的确有道理。”

朱载坖将海瑞的四本奏疏拿出来,给这些重臣们看,海瑞在奏疏中详细的说明了现在东南的这些地主们大肆豢养奴仆的情况,海瑞在奏疏中称:“率土之滨,皆天子之民也。律止功臣之家赐之以奴。其余庶人之家,止有雇工人, 有乞养义男者,直以奴仆待之,所当改革。”

现在东南的所谓雇工、义男等,实际与奴仆没有任何区别,长此以往,朝廷所能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大量的人口为这些地主所隐没,对于大明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在海瑞的奏疏中,详细说明了百姓因为各种原因沦为奴仆,海瑞还呈上了镇江府的一份文书,说明有些农民因为贫穷娶不起媳妇,被迫入赘地主之家而沦落为伴当、世仆。

在这份文书中明确的写道:“身无所栖,且年登二旬有五,无力婚娶,若不代为招亲,汪仆一脉诚恐湮没矣。今有本族谢正仁家有使女,是有寿浼求二门房东主婚, 前往招到房东谢正仁使女为妻。议定:填工二十二年,以准婚娶财礼之资,工满听自夫妇回宗,日后生育,无问男女,听留一赔娘。”

根据者上面的约定,夫妻两人要为主家做工二十二年,才能抵偿主家为他们出的所谓婚娶财礼,还要将自己所生的一个儿女留在主家继续充当仆人,这不是世仆是什么?以现在大明百姓的寿命,这夫妻俩能不能活到二十二年后尚且不知,还要将自己的儿女留在主家继续充当仆人。

这份文书还没有完,海瑞又呈上了这份文书的续集,后来这个男仆妻子先去世,于是续娶她妻子主家的另一个女仆,再次立下文书:“因前妻富喜不幸先年病故,思以失配,无力再娶。妻主将使女联喜另招为妻,所有礼银无措。众议:着寿身照旧外填工十年,以准复招财礼。日后生育男女,听妻主使唤,二门毋得异言。”

这下算是一步到位了,不仅要为主家工作三十二年,日后所生的儿女,全部都沦为主家的仆役,这下一家人就沦为了贱民。

朱载坖拿着这份文书,问阁部重臣道:“稚子何辜?其有何罪?生而为奴?诸位不妨想想,一旦这些人中有一二豪杰之辈,振臂一呼,量彼等能制乎?”

朱载坖才不相信有人会生来就愿意为奴的,一旦这些地主将奴仆盘剥的过分了,揭竿而起,发生奴变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时朱载坖也有自己的考虑。

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地主士绅们隐没大量的人口,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朝廷所掌握的人口减少,尤其是承担差役、赋税的人口减少,这会造成恶性循环,地主拥有大量的奴仆,导致百姓承担的赋税差役增加,不能承受的百姓只能破产,沦为这些地主士绅们的奴仆,地主士绅们的奴仆越多,百姓身上的赋税差役就越重,最后的结果就是地主士绅们的实力变强,而朝廷亏空,大量的赋税无人承担,朝廷的财政空虚。

从另一个角度讲,朱载坖现在需要大量的人口,需要他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手工业,为大明纺纱织布,制造军器、战舰,需要有人入伍当兵,需要有人移民到新占领的土地上去将其消化,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同时要削弱这些地主士绅的力量,增加朝廷和工场主的力量,所以豁除贱籍,对于朱载坖来说是必然的举措。

如果再让这些地主们掌握大量的人口和土地,大明的工商业就难以发展,所以这次朱载坖决意支持海瑞,从东南做起,继清丈土地之后,对人口开展清理核实。

()

朱载坖要求豁贱为良的上谕下达之后,朝廷的官员们对于朱载坖的上谕反响极大,主要是朱载坖的上谕虽然说了要豁贱为良,但是怎么豁,豁除哪些人的贱籍,上谕中并没有提及,还有豁除了贱籍之后的事情,朱载坖的上谕中并没有提及,所以很多的官员纷纷上疏,就此事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