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认为,这次的黄册、户帖的修订,朝廷要投入巨资,对于大明来说,不仅是要核实人口、田地,更要以此为抓手,重新绘制大明全图。
朱载坖召集重臣。将在镇江的浙直总督海瑞和南直隶巡抚杨继盛都叫来了,朱载坖叶春及所绘制的惠安地图给在场的臣子们查看,朱载坖说道:“诸卿看看这舆图如何。”
对舆图最敏感的就是杨博和霍冀了,他们都是老于军务的臣子,当然知道舆图对于军务的重要性,这样的舆图,比之大明现在使用的是要好多了,杨博当即说道:“陛下,此图甚好,若用于军务,使将帅如臂所指也。”
朱载坖当然知道这种地图的优越性,有了这种地图,对于日后的行军用兵肯定是大有好处,朱载坖认为,不仅要厘清户帖、黄册,而且要进行对大明各府州县的详细测绘,绘制地图,为朝廷的决策提供参考。
朱载坖说道:“献上这地图的是广东惠安知县叶春及,朕觉得这是个人才,已经宣召他来南京了。”
朱载坖认为,叶春及不仅仅可以为大明测绘地图,更重要的是培养测绘人才,不仅仅对于地方官府有用,对于军队才是大有所用。不过现在朝廷急于要推动户帖和黄册的修订,苏松就是为全国打样的地方,必须要做到最好,朱载坖认为,不管制定什么样的制度。
只要不改变用里书登记的这一事实,就永远无法得到真实的数据,所以朱载坖不打算再让这些里书负责登记黄册,朱载坖根本信不过他们,朱载坖认为像黄册登记这样的要务,必须要由朝廷委任专职、专员去处理,在地方官府和朝廷派出的专门官员的主持下予以登记,同时绘制相应地方的舆图。
舆图绘制的意图之一便是从源头弄清楚土地在册与实地的差距,将那些隐漏、飞洒的土地清查出来,同时舆图作为重要的资料,不管是对于朝廷日后行政还是对于用兵打仗都是极为有利的。
张居正也对于朱载坖的这个想法予以支持,张居正说道:“陛下,版之田、都之田常异,辟之星,都其经,版其纬也, 存弓田执经以待纬也!可谓善法也。”
朱载坖继续向重臣们陈述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些清理黄册的吏员,朱载坖准备从南北京的国子监算学科中招募吏员,这些算学学员一方面具备相应的文化、算学知识,可以充当登记、丈量田地的书算手,另一方面跟随叶春及学习地图测绘的相关法则,通过对于苏松两府的黄册修订、舆图绘制,培养出一批测绘人才,用以对整个大明进行测绘。
当然,朱载坖要吸引这些国子算学的生员来,也是下了血本的,朱载坖和张居正等人商量之后,决定这些国子算学的生员参与修订黄册和测绘地图的,虽然也是吏员,但是只要三年期满之后,不必通过吏员的考选,直接转任从九品,获得官身,朱载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国子监和地方的秀才、生员为朝廷服务。
相比于测绘人才,对于黄册来说,重要的是大量的书手,黄册和户帖要统计,编撰成册,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书手,朱载坖于是下令在南北两直隶考选六百吏员,不拘出身,不拘学问,只要是通晓文墨,能够为朝廷办事就行,由提督学政负责从州县考选,充作修订黄册和户帖的书手。
而被朱载坖宣召的叶春及,也在一月之后抵达了南京,他知道朱载坖为什么宣召他来,肯定是为了舆图的事情,叶春及到了南京之后,朱载坖第一时间就召见了他,不仅朱载坖,张居正、杨博等一众大佬也都在。
叶春及进来行礼之后,朱载坖就问道:“惠安舆图,朕以为非常之好,是卿所独创的吗?”
叶春及详细向朱载坖陈述了他实施计里画方这种测绘办法的原因,最开始确实是因为要清丈田亩,和苏松一样,惠安先的黄册也早就失实了,所以叶春及采用地图与田土清丈联系在一起这种办法,叶春及认为,朝廷过去那种按照黄册然后以地从人”的赋税方式已然不可行,建立一种以土地为标准的田土赋役制度才是优选。即在辖区内进行土地丈量,把田土登记在册,用土地来决定应收的税额,才是保障朝廷赋税的办法。
而舆图的作用就是通过测绘舆图,掌握本辖区内的土地总数,用于确定本辖区的赋税总数,然后用舆图和附带表格的方式,向每图所辖的行政单位、人口和户籍的数量、田土类型和数量,并分别登记了在册和实地两种数据,以核查是否有隐漏、飞洒的情况。
朱载坖听了之后对张居正等人说道:“朕看这个办法不错,叶卿为朝廷解一大难也!”
杨博这时候说道:“陛下,舆图乃是军国重器,此事还是要兵部总领才行啊。”杨博的话得到了兵部尚书霍冀的支持,舆图在现在是绝对的军事秘密,各级的地方官府都不能掌握太多,主要都是由兵部掌握的,现在要大规模的测绘舆图,肯定也需要兵部掌握。
不过朱载坖确有另外的想法,兵部虽然是负责舆图的衙门,但是以兵部现在负责事务的繁忙,很难真的将测绘重视起来,而且测绘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必须要由朝廷派遣官兵保护这些测绘人员,所以朱载坖认为由五军都督府负责的为好,作为大明名义上的最高军事机关,五军都督府确实负有测绘舆图的职能,在各都督府下设测绘司,为正三品衙门,测绘来的地图也由五军都督府负责保管。
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问题是在苏松尽快推开黄册的修订和舆图的测绘工作,朱载坖担心的就是测绘人员的不足,但是叶春及认为,国子算学的生员经过简单培训之后,足够担任测绘的工作。
()
朱载坖认为,这次的黄册、户帖的修订,朝廷要投入巨资,对于大明来说,不仅是要核实人口、田地,更要以此为抓手,重新绘制大明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