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花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突然间有钱了,老朱反而有些茫然。

因为这钱来得太快,也太多了些!

“一年七千万两税银!”

这是什么概念呢?

大明初立的时候,一年不过一千万两,后面百姓安居乐业,大部分子民都恢复了生产,也不过两千万两。

这是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合!

结果现在,仅仅只是征收商税,就能征到七八千万两,比之先前财政总收入高出了三四倍!

七千万两税银的数字像把烫金的刀,划开了老朱记忆里那些捉襟见肘的岁月——洪武三年大旱,他调拨最后的官银去赈灾,亲眼看着百姓嚼观音土充饥;永乐年间修运河,户部报上来的数字让他彻夜难眠,最后不得不裁撤了半数驿站。

“七千万!当年朕带着兄弟们打天下,整个国库都凑不出这零头!”

老朱回过神来,也是忍不住笑了笑摇摇头。

昔日每逢商税开征,总能遭遇朝野一致的抵制,国库的收入因而捉襟见肘,颇为寒酸。

大明朝堂之广,竟至一年税银总量不足三百万两,现在想想,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如今,李文改革商税体制,并坚定不移地执行,成效显著,立时彰显出与前截然不同的丰盈景象。

若是早年能收获如此丰厚的税银,老朱早就把诸多事务处理完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好啊,有银子好啊,有银子好办事啊!”

吃过没钱苦头的洪武大帝,现在满是兴奋之色。

接着老朱就感叹一声,想了想说道:“这一年能够收到七八千万两税银,大家都说说吧,这银子该怎么花?”

“银子放在国库里面,也生不出崽子,大家都说说,这钱该怎么花?”

听闻老朱之言,翟善、任亨泰等人表情瞬即转为黯淡。

显然,他们方才递交的奏疏也就彻底废了。

一年之内能聚敛如此巨额税银,不仅老朱,朝中诸位大臣亦将无言以对。

朝廷对银子的需求,乃是不争的事实。

庞大的国家机器,无论举办何种事务,莫不需要银钱支持,无论是赈灾救难,还是发放官员俸禄,哪一样离得开银子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