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改进方向后,安娜奇解除身上的修罗铠甲。
身形一闪,便从指挥中心消失。
她离开后,科研人员们仍旧埋首于工作之中。
他们不断思索着新的设计方案,直到夜幕降临,才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在夜幕笼罩整个基地异空间后。
一队队科研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陆续走出指挥中心的大门。
有人步履沉重,面带疲惫。
有人眉头紧锁,脑中仍在推演设计参数。
还有人三两结伴,轻声讨论着今日的发现与困惑。
在最后一批光线从窗口消失后,只留下安全灯的微弱光芒勾勒出建筑的轮廓。
“今天的能源分配方案有眉目了吗?”一名科研员拍了拍同伴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期待。
“差不多,我打算采用量子蓄能模块替代传统能源核心,理论上可提升储备容量三倍。”
男子搓了搓手,“就是不知道在实战中表现如何。”
两人踏上了等候在外的悬浮车,车门无声滑闭。
载着他们的悬浮车加入了返回居住区的车流,蓝白色的反重力光带在夜色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与此同时,船坞内灯火通明。
“检测到舰体结构损伤,启动修复程序。”
一台沃夫奇克机器人发出机械化的播报声。
它的四肢末端变形为各式工具,精准地切割、焊接着战舰外壳上的裂痕。
数十台同型号的沃夫奇克机器人分布在各艘战舰周围。
动作协调,配合默契。
金属与金属碰撞的声音,焊接时迸发的火花,构成了这个不眠之夜的独特旋律。
“能源储备不足——优先级判定——开始补充。”
另一组沃夫奇克机器人推着能量块,按照预设程序,有条不紊地为每艘战舰进行能源补给。
它们的光学感应器在黑暗中闪烁着冷冽的蓝光,照亮了前进的路径。
没有抱怨,没有疲倦,只有执行任务的坚定。
船坞内,OGAS系统正在负责协调整个船坞内所有机器人的工作。‘
确保修复与补给工作高效进行。
“弹药装载进度:37%。”电子音回荡在空旷的船坞内,
“预计完成时间:黎明前两小时二十三分钟。”
一枚枚真空内爆弹被精心装入弹药舱。
激光炮能量模块被校准到最佳状态。
荷电粒子炮的导引系统接受全面检修。
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舰队外围,机械臂们正在组装新的米格无人机。
动作精准而迅速,金属框架在手中逐渐成形。
变成那些在战场上如蜂群般灵活致命的作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