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思索了一下,说:“材料加上人工,大概得两千块左右。”
赵刚一听,松了口气:“还好,这个费用咱们应该能承担得起。”
赵父也点头:“只要能保住树,这点钱不算啥。”
周胜笑着对师傅说:“师傅,那就麻烦您尽快安排施工吧。这树对我们四合院来说意义非凡。”
师傅笑着说:“行,我明白。我明天就安排人过来弄。你们就放心吧,保证把这树给稳住。”
众人纷纷向师傅道谢。等师傅走后,赵强看着老槐树,感慨地说:“这下好了,树能保住,孩子们也能在这儿安心玩耍了。”
赵刚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是啊,多亏周胜想的办法。要不是请师傅来,咱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周胜笑着摆摆手:“大家都是为了四合院好嘛。现在树的问题解决了,咱们就可以继续推进儿童活动区域的建设了。”
王丽这时说:“对了,之前说的在活动区域立牌子介绍传统玩具,这牌子找谁做啊?”
刘梅想了想说:“我有个朋友是做广告设计的,要不找他帮忙设计一下,看看能不能做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牌子。”
赵强点头:“行啊,那就麻烦你联系你朋友了。设计的时候可以多参考一些传统风格,和四合院的整体氛围相契合。”
刘梅应道:“没问题,我跟他说清楚要求。对了,牌子上除了介绍玩具来历和玩法,要不要再加上一些咱们四合院的小故事呀?这样游客和孩子们看着也更有意思。”
赵刚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四合院的故事多着呢,像咱们小时候过年在院子里放鞭炮,长辈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这些事儿讲起来多有趣,还能让大家更了解咱们四合院的生活。”
李大爷也笑着说:“还有以前夏天,大家都在院子里乘凉,听我讲老北京的那些奇闻轶事,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不眨一下。这些故事都可以写上去。”
张奶奶接话道:“可不是嘛,以前院子里可热闹了。不过这故事选哪些,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周胜思索片刻说:“要不这样,咱们每家都回去想想,选出一两个印象深刻的四合院故事,然后汇总一下,让刘梅的朋友挑一些合适的写在牌子上。”
众人纷纷称好。
赵父这时说道:“孩子们玩耍的玩具都采购得差不多了,但是像剪纸、捏面人这些活动,还得找会手艺的人来教才行。”
赵强挠挠头:“这上哪儿找这些手艺人呢?”
王丽突然一拍手:“我知道!我有个同事的妈妈就是个剪纸高手,我可以问问她愿不愿意来咱们四合院教孩子们剪纸。”
赵刚兴奋地说:“太好了,王丽。那捏面人呢?有没有头绪?”
周胜想了想:“我记得以前在庙会上认识一个捏面人的老师傅,手艺特别好。我试着联系联系他,看看能不能请他过来。”
赵父欣慰地说:“有你们年轻人操心这些事儿,我这老头子就放心了。只要能把四合院的文化传承下去,让孩子们和游客感受到咱们老北京四合院的魅力,那就值了。”
张奶奶笑着说:“到时候看着孩子们在这儿开开心心地学手艺,咱们这些老家伙也高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了几天,刘梅联系的朋友把牌子的设计稿发了过来。大家围在周胜的手机前,看着设计图。
赵刚率先说道:“这设计看着真不错,古色古香的,跟四合院很搭。不过这字体能不能再大一点,方便孩子们和游客看清楚。”
刘梅点头:“我也觉得,我跟他说一下。还有这排版,能不能把玩具玩法那块儿再突出一些,毕竟这是重点。”
周胜说:“整体颜色可以再鲜艳活泼一点,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王丽也补充道:“对,再在旁边加一些四合院的简笔画作为装饰,就更完美了。”
刘梅一一记下大家的建议,回复给朋友让他修改。
与此同时,王丽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她同事的妈妈愿意来四合院教孩子们剪纸,而且还很热心地表示会带上自己多年剪纸用的工具和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给孩子们展示。
周胜这边也联系上了捏面人的老师傅。老师傅一开始有些犹豫,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来回跑不方便。周胜赶忙说道:“老师傅,您放心,到时候我们安排车接送您。而且咱们四合院现在发展旅游,来的游客和孩子都特别多,都盼着跟您学这手艺呢,您这也是在传承传统文化呀。”
老师傅听了这话,爽朗地笑了:“行!冲着传承文化这句话,我就答应你了。我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捏面人的手艺。”
周胜高兴地说:“太感谢您了,老师傅。您看看什么时候方便,咱们好安排时间。”
老师傅想了想说:“我这几天没什么事儿,你们定好时间通知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