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集 司马夺政

嘉平三年正月,司空王凌屯兵寿春,请求朝廷拨付兵马十马,出兵征讨东吴。

司马懿知其欲为曹爽报仇,不令增兵,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又重施往年擒杀孟达故技,先下诏赦免王凌之罪,写信抚慰,但不久大军突至。

王凌自知势穷,独自乘船迎接司马懿大军,并派属官王或送上印绶、节钺。

司马懿军到武丘,王凌拜道:某若有罪,公用半片竹简召回即可,何苦亲自前来?

司马懿笑道:因君非折简之客也!

即命部将司马纯率六百人马,将王凌解送洛阳,密嘱途中扎营项城贾逵庙,如此如此。司马纯领命,带兵押解王凌去了。

这日到达项城,司马纯因见天色已晚,遂命于贾逵庙前就地扎营。因王凌位列三公,故不监禁,使其独居一营,门首使一百军守之。

王凌知道司马纯乃司马懿宗侄,便向其讨要钉棺材之长钉,试探司马懿是否欲杀己。

因有司马懿临行所嘱,司马纯毫不犹豫,命手下找来棺头之钉送之。王凌知己必死,在贾逵庙前大呼:贾梁道!普天之下,只你知我乃大魏忠臣也!

遂将旧部掾属唤至帐中,说道:某今年近八十,孰料竟然晚节不保,身名俱裂!

于是饮药自尽。司马纯见王凌自尽,将其就地草草掩埋,使人飞马报与丞相司马懿。司马懿此时已进军寿春,接到司马纯之报,即檄命参与王凌之谋者皆来自首,便可免罪。王凌部下见说,皆指认同谋者,且牵涉到楚王曹彪。

司马懿推知其事,令凡牵连在内者,一律诛灭三族。又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坟墓,剖棺暴尸三天于市,后烧其印绶、官服,埋于土中。

最终又逼楚王曹彪自尽,并趁机将曹魏宗室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其互相交结往来。至此便借王凌事件,将曹氏宗族全部罢废。

小主,

这一日,父子三人正在厅中闲话,司马昭忽然想起一事,乃对父亲说道:诸曹夏侯,尚有夏侯玄守备雍州等处,乃系曹爽亲族,倘骤然作乱,如何提备?必当妥善处置。

司马懿大悟,即遣使前往雍州,命取征西将军夏侯玄赴洛阳,其职由郭淮代之。时有夏侯玄叔父夏侯霸正在渭南大营,听知此信大惊,便引本部三千兵造反,投汉中来降姜维,先使人入汉中蜀营,持书通报。

姜维闻报,尚不敢相信,令人体访得实,方教夏侯霸入城。

夏侯霸拜见已毕,哭告司马懿屠害曹氏之事。

姜维道:昔微子去周,成万古之名;公能匡扶汉室,无愧古人也。

夏侯霸闻言痛哭道:某安敢比于古人先贤!我家世为魏国宗室皇亲,高祖武皇帝乃某之族叔也。若非司马懿逼迫,免于阖族死无噍类,某安肯背魏以降敌国耶?

姜维逊谢,遂设宴相待,次日引夏侯霸来至成都,入见后主。

后主闻是妻舅来投,遂破例召见,并赐座与谈,君臣尽欢。又问其家族中事,夏侯霸将被司马懿灭族惨状哭诉,后主亦为之叹息。

姜维见后主顾念新亲情,遂乘机奏请即以夏侯霸为向导官,克服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终继丞相之志。

后主闻奏,即问道:终继相父之志,固然是好。然则相父六出祁山,究竟大业未就,壮志未酬,遗恨千古。卿有何策,以复中原?

姜维奏道:“臣久居陇上,深知羌人之心;今若结羌人为援,虽未能克复中原,自陇而西,可断而有也。

后主道:卿既欲伐魏,可尽忠竭力,勿堕我蜀汉锐气,以负朕命。

姜维领敕辞朝,同夏侯霸径到汉中,因道:可遣使去羌人处通盟,后出西平,进雍州。先筑二城于麹山之下,令兵守之,以为掎角之势。我尽发粮草于川口,次第进兵。

夏侯霸领诺,依计筹备。姜维令驿人发檄各处军营,三日之间,镇北将军廖化引军先至。姜维大喜,亲与夏侯霸接出帐外,执其手道:与公一别,五六年矣。当年随丞相同出祁山之时,公意气风发英华正盛,今亦鬓发斑白矣。

廖化笑道:谁说不然?公亦如此。

姜维向廖化介绍夏侯霸,三人进帐叙话。姜维谓夏侯霸道:廖化将军昔从汉寿亭侯关公同守荆州,屡立奇功。至于今日,则为我蜀军元老,魏将无人不知其,可谓闻风丧胆。当年关公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战六将,其勇天下尽知;廖公之勇,魏人知否?

夏侯霸道:廖将军大名,自是如雷贯耳。但未知其详,愿闻雅教。

姜维笑道:延熙元年九月,廖公率兵西征,攻打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大营,羌侯求救于魏雍州刺史郭淮。郭淮遣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率兵救援,两军沿东西两面分兵合进,欲夹击廖公。被我蜀军细作探知,廖公便率军突袭其营,游奕大败;王赟率军前来救援,也被廖公乘胜截击,一箭射于马下。后凉州羌胡叛魏来降,廖公随某率军西迎,于成重山筑城留守。则廖公不但抵住郭淮进攻,且助某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

夏侯霸听罢大为拜服,离座致敬,廖化再三逊谢。

当日宴罢,姜维即使廖化重回西凉,会合羌兵,夏侯霸留于中军参赞军机。又令部将李歆往麹山前筑东西二城,以为屯粮进军基地。

蜀兵未出汉中,雍州刺史郭淮已知,产遣副将陈泰引兵五万前往迎之。

陈泰令兵四面围住麹山攻打,又以兵断其汉中粮道。郭淮自引大兵亦到,看了地势,遂令军士掘土堰,切断上流水源。城中无水,李歆军士枯渴。

是夜北风大起,天降大雪,城内蜀兵分粮化雪而食。李歆趁雪杀出重围,匹马来见姜维求救,报说郭淮、陈泰皆至,麹山二城危急。

姜维闻报,问计于夏侯霸:廖化联合羌兵未到,魏兵围困麹山甚急,将军有何高见?

夏侯霸:若等羌兵到,麹山二城皆陷矣。今雍州兵尽来麹山攻打,将军可引兵径往牛头山,抄在雍州之后。郭淮、陈泰必回救雍州,则麹山之围自解。

姜维大喜,于是依从其计,引兵望牛头山而去。

魏营这边,陈泰见李歆杀出城去,乃谓郭淮:李歆今出城求援,姜维料吾大兵皆在麹山,必抄牛头山袭吾之后。将军可引一军去取洮水,断绝蜀兵粮道;末将分兵一半,径往牛头山击之。彼若知粮道已绝,必然自走。

郭淮从之,遂引一军解围而去,暗取洮水。

陈泰引一军径往牛头山来,正遇姜维兵至。于是截住去路,大喝道:姜伯约,尔乃魏之反臣,竟引敌军欲袭吾雍州!我已等候多时了。

挺枪纵马,直取姜维。战不三合,陈泰败走,占住山头据守。

姜维就在牛头山脚下寨,每日令兵搦战,不分胜负。忽报郭淮引一军夺取洮水,断了粮道。姜维大惊,急令夏侯霸先退,自己引兵断后。

小主,

陈泰分兵五路赶来,姜维退到洮水,郭淮又引兵杀来。姜维奋死杀出,折兵大半,飞奔上阳平关拒守。魏军前来抢关,两边诸葛连弩齐发,将陈泰前军射死不知其数。

陈泰亡魂皆冒,侥幸逃命而回,说与郭淮诸葛连弩之事。郭淮大惊,即舍了阳平关,转而去攻麹山二城。城中蜀将见援兵不至,又因城中并无多少粮草,只得开门降魏。

姜维折兵过万,遂领败兵退回汉中。此是一伐中原,小败而回。

蜀军退回汉中,廖化引诸羌之兵五万来至。姜维接出营外,廖化埋怨:我闻麹山二城俱陷,公亦损兵折将。因何如此心急,不待某至合兵以战?

姜维逊谢认错,复引兵出,再来进攻雍州。

郭淮于是西击羌人各部,留邓艾屯白水北岸,以防蜀军反攻。姜维令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与驻扎北岸的邓艾对峙,以牵制其军;自与夏侯霸引领大军,出兵袭取洮城。

邓艾识破其计,令子邓忠守住白水大营,自率主力倍道抢先占据洮城。

姜维见计又不成,只得引军撤退汉中。此二伐中原,虽无大损,无功而还。

十二月,姜维再出陇右,联合羌人,攻打西平未克。此三伐中原,不胜而回。

镜头转换,魏嘉平三年,京师洛阳。

秋八月,司马懿染病,唤二子至榻前嘱道:为父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因天下人皆疑我有异志,致某尝怀恐惧,事君愈慎。我河内司马一族,世为汉臣,尔等志之。昔魏高祖曹公至死不做大汉篡逆,我司马懿亦终生不为魏国叛臣。我死之后,你二人善理国政,不得叛魏。若立嗣子,必须司马炎。若立别子为嗣,乃为逆子,死后不得入祖茔!

言讫而亡,享年七十三岁。葬于河阴首阳山,追封相国、郡公。

其弟司马孚秉承兄长遗愿,率二侄辞让朝廷郡公殊礼,依兄遗命简葬,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谥号文贞,后改为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