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采访发表后

很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出现继承人难以培养的现状。

其本质主要还是权力下放不够的问题,又或者说是总裁级人物过度想要集中手上权力。

不愿大权旁落。

要不然一家几万人,甚至是十几万上百万员工的企业,又怎么可能培养不出几位优秀的下代接班人。

这要是放到楚汉那个时期,刘邦早已经用事实证明,一个县的人材只要用好了,打下半个天下都不成问题。

更不要说他们这些大企业,在招人环节就是优先招聘社会上那些顶尖学子。

几万人里面,不说选出一位非常优秀的总裁接班人,及格线以上还是毫无问题的。

如果这都选不出,还说什么企业离了她就不行,陈平生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将这样的企业负责人给开除。

不过高级总裁包括接班人想要培养起来,都是要有很高试错成本的。

如今他因为三代接班问题,要在全集团砍掉至少三分之一的高级总裁。

中间肯定还会存在一系列波动,甚至是出错。

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也在集团规划之内。

楚秋燕想请他重新担任集团董事长的想法,注定要失望了。

她也只剩两年时间,两年期需要做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好下代接班人。

像她这种职务的人才想要培养一个起来,先不说时间了,就是金钱方面也要浪费无数。

不管是她还是张婉怡,都是这般起来的。

普通人创业有试错成本,她们这些人同样有。

陈平生在圆梦基金总部,不止讲明了这批离开总裁级人物的下一步安排,更让他们有了极高自由。

财务自由后,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有工作,它还有更广阔的天空。

这天空包括自己的家庭,兴趣爱好等一切。

赚钱只是人生的一方面,并不能成为全部。

等这些人去了经济研究院后,或许也还要适应一段时间,在那边是不存在上班需要打卡的。

想什么时候下班就什么时候下班,上班也没人会管你在干些啥。

就是一个极其松散的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连他这位院长也只是在那边挂个名而已,他要不挂名,也没任何一个人会心甘情愿的去喊别人院长。

只做学问而无实际案例,哪怕再厉害也不足以服众。

等其它人都离开后,陈平生私下问楚秋燕,“陈路最近怎么样呢?”

“他挺好的啊。”

楚秋燕说:“咱们集团知道他身份的也只有总裁级,大家都说陈路踏实得完全不像您儿子了,还有不少人提议,将他提到投资部当经理,这样才能更好锻炼。”

“算了吧。”

陈平生摆手说:“我以前按培养安安跟二丫的方法,三年时间给了他不低于百亿,结果三年过后,他成长多少先不说,自信心都受到不少打击。”

陈路初中时期还是在深圳过非常普通的日子,高中就去了海外,那个时候陈平生足足教了他三年,还给了他一百多亿用来实际练手做投资。

陈路的投资战绩只能用非常一般来形容,远不如他的两位姐姐。

连带着他自信心都开始受损。

楚秋燕想了想道:“陈叔,陈路他对慈善挺有兴趣的,您或许可以考虑让他往慈善方面发展。”

陈平生摇头,“慈善并不比赚钱容易啊,还是让他先在你这边待两年吧,两年之后看他成绩再说。”

“咚咚”两道敲门声。

秘书抱着一个文件夹进来汇报说,楼下采访已经结束,木兰卿问他是否要一起回去。

陈平生也没其它事,只等这批总裁级去经济研究院报道的时候,他才会去那边看一看。

木轻轻跟木兰卿已经在一楼大厅等他了,陈平生下楼之后木兰卿还问他,“陈哥,你事办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