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宴会上,普拉夫大公发现自己的餐刀竟是高碳钢锻造——这种材料在欧洲见所未见,在明国竟被做成餐具。当他得知临清兵工厂月产步枪一万支时,手中的葡萄酒杯啪地掉在了地上。
回到京师的第二十天,正式谈判在鸿胪寺议事厅开始。明国方面由太子王锦繁、首辅孙传庭、兵部尚书赵全海出席,沙俄方面则是普拉夫大公、彼德罗维奇亲王和戈杜诺夫伯爵。
"根据沙皇陛下的旨意。"普拉夫大公展开羊皮卷,"我们希望以每支30卢布的价格采购十万支永昌式步枪,另加配套弹药五百万发。坦克一百辆,卡车五百辆,飞机一百架。"
孙传庭捋着胡须微笑:"大公阁下,我们只收黄金和白银,永昌式后膛步枪50两白银一支,弹药30两一箱。坦克可以卖十辆,卡车可以卖一百辆,飞机属于非卖品。"
谈判持续了整整三天。沙俄代表们震惊地发现,大明官员对欧洲局势的了解远超想象。当戈杜诺夫伯爵试图用波兰威胁论压价时,孙传庭直接摊开一份标有各**国兵力部署的沙盘。
"贵国在乌克兰驻军不过四万,而波兰立陶宛联邦常备军有十二万。"兵部尚书李二贵的手指划过维斯瓦河,"如果沙皇陛下想要打开波罗的出海口,这点装备恐怕不够。"
第四天深夜,普拉夫大公秘密求见太子。在文华殿的偏厅里,老贵族终于亮出底牌:"殿下,我国愿意成为明国商品在欧洲的独家代理商,但需要...更先进的武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锦繁把玩着手中的和田玉镇纸:"比如?"
"比如...坦克和飞机的制造技术。"大公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作为回报,我国可以在乌拉尔山以西为明国提供军事基地。"
太子突然大笑:"大公,您觉得我们会把利剑交给邻居吗?不过..."他话锋一转,"成品交易倒是可以考虑。"
普拉夫知道现在不能对明国提过多要求,能签约便是成功,于是普拉夫答应了明国所有条件,比如一旦沙俄军事有进展,明国要求在北冰洋和里海有两个军事基地。
这一次其它欧洲诸国只是参观,明国不会和他们国家签约。
这一次与欧洲诸国竞争中,沙俄领先了。
普拉夫答应了。
有了明国武器,沙俄想要欧洲哪块地方还不是探囊取物般容易?
永昌十八年正月十五,《中沙友好通商条约》在皇极殿正式签署。条约规定:
1. 明国商品经沙俄转口欧洲享受免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