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还是五金公司

“人家自己有住的地方,咱就不用操心了。该操心的是她的身份问题,她现在是五级焊工,我想给她转成干部级别,我看今年轧钢厂的转干指标就给她吧,别像刘凯那样不会使用人才。”

李厂长从背后的橱子里拿出一份文件递过来:

“可以,两个指标都给你吧,一个给孙厂长的儿子孙伟,一个给她吧,都是正科级待遇。”

王胜文接过文件,也不表示感谢,而是继续谈其他问题:

“李哥,你考虑过产品的销售问题了吗?这种产品,可不像钢板一样,可以摞一大摞,这个体积可很大,上百吨钢管,堆起来可是很大一堆,所以,存放这种产品,必须得有大库房。”

“真的体积很大?”

“真的很大,一根才十公斤,一吨一捆才一百根,一天生产十捆是什么概念?那就是一大堆。你不信我生产两天,就能摞得比房子高。”

“那怎么办?盖库房?”

王胜文点点头:

“对,盖库房,还是和五金公司合作盖库房,每种规格的钢管都盖一个专门的库房,到时候咱们把货拉那儿去存放,五金公司的人给咱卖,卖了两家分钱。”

“还需要他们五金公司插手这事儿?”

“多奇怪啊,人家就是专业干这个的,咱用不能派人天天去卖这玩意儿吧,把卖的这活儿交给他们,咱还省心。

再说了,人家物资系统是全国性的,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搞内部调剂,咱只要把货交给他们,销售问题咱就不用管了。

举个例子,咱总不能派人去天津卖钢管吧,人家就行,人家天津也有五金公司,他们自己就调解到那边去了,因为人家和供销社一样,是全国一个系统。”

“胜文,你怎么连这个也了解?你不是干技术的吗?”

“能不了解吗,这次,从广州那边买电风扇的配件,人家那边就是直接让我们把钱给的物资局,给了这边的物资局,广东省物资局就给那边的五金公司钱,所以我知道,他们是全国性调配的,物资是,资金也是。”

“那就是说,我们这个产品是给物资局生产的?”

“也不全是这样,我们还有一定的自主权,比如关系好的单位,就可以从我们这儿直接拿货,按出厂价拿货,可以不经过物资局。关系不好的吗,就让他们去找物资局,按国家统一价格购买。”

李厂长对钱的问题非常敏感,一听这话,马上有些激动:

“弟,你是说这个价格上还有说法?”

“当然了,不经过物资局那道手续,可不就能便宜一些?不过这个批量可不能大了,否则就是投机倒把了。

咱们市里的企业是没问题的,其他地方的不行,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市领导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

物资局挣钱,企业也得省钱,要挣钱挣外地的去,挣自己本市的,不算本事。”

李厂长想了想:

“那这个库房?”

“简易库房,不风吹日晒让管子生锈就可以,和物资局一起申请一块地建起来就行,不太费劲。库房到时候我给你画张图出来。

你建好了库房,我再把那几条薄板生产线改两条,咱们也生产角钢,那玩意更简单,连焊接都不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市里能同意吗?现在我们这边可都是用的东北的角钢。”

“市里不愿意让物资局的人去找啊,咱给他们每吨便宜个三块五块的,他们得天天跑市长那儿给咱们争取去,他们争来的,可是他们自己白得的钱,能不积极吗?

李哥,你没看石景山那个钢厂现在产量上来了吗,所以四九城不缺钢材了,缺的是钢材的深加工产品,咱们正好借这个机会发展一下。

真要是咱们的钢管用量大了,我还打算搞个新厂呢,红星轧钢厂建个大点的新区,那多有意思?搞基建咱熟啊,对吧?”

一说要搞基建,李厂长的兴趣又来了:

“搞新区?得多大的新区啊?”

“至少也不能比现在的规模小吧?起码得有三四十座厂房,还得建家属区,配套设施一点都不能少,最好能形成一个社区一样的东西,就像东北有些大企业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街道办事处。”

“啊?搞这么大?”

“又不是一下搞起来,慢慢搞呗,每年搞一部分,做个整体规划。

反正咱挣了钱不花,局里也都会给咱们收回去。

你没看到吗,现在市工业局很多企业,都是靠咱们轧钢厂活着,咱们挣了钱,到时候局里拿给他们花,说是资金调配。

都是咱调配给他们,什么时候他们调配给咱们过?”

李厂长点点头:

“是有这么个问题,咱不能总当这个冤大头,是得想点办法花钱。

这样,胜文,你写个整体思路,我跟苏汇报一下,说不定他老人家也想这么干呢,你说是吧。

总觉得苏局长要想再升一步,绝对得搞点大事儿,那咱俩得给他出力啊,小打小闹不行,你说是吧。”

王胜文也点点头:

“我说也是,咱俩不出力谁出力?

那就把我的想法写一下给你做参考,你再增加些内容。

走吧,该吃午饭了。”

“对对对,去吃午饭。”

王胜文回到车间,把手里的文件递给梁拉娣:

“给你转干了,给局里建议的是正科级待遇,和咱们试验厂另一个人一起的,你先看看,等孙伟回来,和他一起去办。”

秦淮茹眼睛一亮:

“和我一样了?”

“对,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