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帝国关东军和远东军的交手经验来看,先不说帝国陆军有没有把握在一马平川的远东在战斗力不弱的远东军手中夺下油田。”
“就算是毛子因为西边战事危急调走大部分远东军主力,帝国趁火打劫夺下了,一旦毛子缓过气来,都是平原且气候苦寒的远东,长达几千公里的漫长边境线上帝国需要多少部队,多少装甲车辆,多少架战机来防守呢?帝国的经济能撑得住这么跟一个巨人再打一场漫长的战争吗?”
马良的话让原本还准备应付马良的岩井新一一下就严肃起来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情,别看小日子在边境集中了70万部队,看似牛逼的没边,但是却是先天肾虚。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型战争一打就是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后勤的重要性就更高了。
这些集结在远东地区军队占了小日子陆军总兵力的1/3,坦克、航空兵一半左右,庞大的部队就意味着庞大的后勤消耗。
以小日子那拉胯至极的骡马后勤,小日子累出血来,生产运输的弹药仅能满足30个师团2-3个月的消耗,粮食仅够16个师团2个月,汽油则可供16个师团5个月。
这还是在自己势力范围里,要是把部队往外再推个几百公里,日军大部队大概率只能吃草,拿着刺刀冲锋了。
日军是深知跟一个大国作战的痛苦,别人用空间换时间,都能拖你几年
就算是远东军按照小日子的预想抽调兵力达到30个步兵师减少一半即15个师,战车减少三分之二即由2700辆减至900辆,飞机减少三分之二即由 2800 架减到近 1000 架时,发动进攻。
剩余的远东军不用进攻,只需要逐步边打边退,拖上几个月,小日子那点坦克和飞立刻就会趴窝,然后任人宰割。
要想守住油田,日军必须要再次增加兵力,而且还不能是最便宜的步兵,必须是要重装陆军师团,数量必须长期维持百万部队以上。
这个经济压力对于此时的小日子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
岩井新一仔细思考了马良的话后,缓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