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人疑惑不解的目光,唐风继续解释起来。
“背靠伏龙河,就可以大力发展漕运。”
“三郡之地的商品可以通过水路运往各地。”
“这样一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宝通县的商业发展。”
“水路对于西疆三郡的商业发展来说,格外重要。”
“商业发展,才能够更快地吸引外地的资源,才能够更快地将三郡之地盘活。”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今年由于战事,三郡之地许多百姓的生计都很难维持。”
“即便屯田令与垦荒令的推行,那至少也要近一年的时间,老百姓才能够缓和过来。”
“正是有了伏龙河,宝通县相比其余几地,与外地的交通通过水路则变得十分便利。”
唐风扫视众人,声音铿锵有力,
“你们说,宝通县相比安通城和上郡城,是不是更有发展的潜力?”
“想要西疆三郡有更好的发展,宝通县则显得尤为重要。”
“诸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听了唐风的解释,众人这才明白。
唐风比他们所想的更加激进。
杜国清试着问道,“主公,那这么说,是准备把宝通县打造成各地郡城那样的大城了?”
唐风重重地点头,“说得不错,正是因为宝通县小。”
“建设规划起来也更加自由。”
“我有很多城市建设的新想法,也更加容易实现。”
“若是在那几个大城,想要重建,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
“再则,扩建宝通县,同样会用以工代赈的方式。”
“这样就能够提供不少的工作岗位,那些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就能够通过来宝通县做工,赚到养家糊口的银钱。”
“而大量外地人的涌入,能够进一步促进宝通县的发展。”
吴勉此时有些兴奋地说道,“主公,下官懂了。”
“主公曾经提到,活的银钱才能够让经济繁荣。”
“扩建宝通县,吸引那些做工的匠人。”
“他们付出劳动赚得银钱的同时,那也要在宝通县花钱。”
“那些买东西花出去的银钱,衙门又能够收到相应的商税。”
“只要宝通县的经济越繁荣,收到的商税也就越多。”
“而收到的那些商税,又会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再回到百姓的手中。”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而经济也就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