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熙朝胥子泽看了过去,他一动不动也没有看过来,但老汉的话应该是听进去了,他此刻静静地看着大青山一动不动。

大庆十一年,也就是十五年前。那时候胥子泽已经在娘胎里了。三年后,他们一家被迫去往岭南。

景逸看着这座亭子出神了一会儿,又看向沉默不语的胥子泽,忽然用手肘捅了捅小蛮,说:“快去跟那老汉随便唠唠。”

小蛮刚想上前,想想又往马匹的方向跑了过去,马头上挂的干粮他全部摘了下来。

他朝老汉坐的那个田埂跑了过去,像个野孩子似的去到老汉旁边也不吭声,直接坐他旁边去。

穿着干干净净的孩子,怎么都知道是家境不错的,也不嫌弃他这糟老头,还往他身边凑,老汉的心情好了不少。

小蛮若无其事地跟老汉坐在畬地里,景春熙则凑过去在老汉旁边不远处蹲着,景逸则过去拿起了锄头帮老汉锄草。

锄头在土地里发出“嚓嚓”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

小蛮朝布袋里一摸,两个肉包子自己嘴里叼一个,另一个递给了老汉:“爷爷!您吃。”一布袋的吃食也塞到了他怀里。

老汉看了小蛮一眼,看向景逸和景春熙,最后看着亭子里一直盯着大青山看,一言不发的胥子泽。也不拒绝小蛮的善意,布袋他收下了,也没道谢,就是发出善意的微笑。

“婆子,有吃的,快点过来。”老婆婆好像在种什么种子,离这边田埂不远,听到招呼也朝他们这边看了一眼,却没有动。

“过来吧,歇会儿,有肉包子吃。”听到这话,老婆婆站起身,把脏污的手往自己的身上擦了擦,也朝他们走过了过来。

老汉手上的肉包子一掰,一人一半,老婆婆也坐到了他旁边,包子还没入口,她就连声道谢:“真好吃,谢谢贵人!”

看老汉吃了两口肉包子,小蛮才问:“那江南富户不会是钱烧口袋了吧?怎的这么浪费!”

小蛮这话一出,老汉话闸子也打开了:“看你说的,有钱人家哪里像我们,还能吃进肚子才叫不浪费?

那富商,说是老家就在这一带,后代回来寻亲的,那些日子往大青山的方向拉了不少材料。”老汉的脸上露出一丝回忆的神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热闹的场景。

想想又说:“可能是建祖宅、修祖坟去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庄子的可真幸运,说不定祠堂、村路、族学都建好了。”

他咬了一口包子,又一脸羡慕地说:“都说大青山有灵性呢!有的庄子以前可是出过举人的,这富户那么有钱,肯定也是我们大青山的风水好。没准修了祖坟回去。还大发了呢。”

再后来,小蛮还是尽量把话题往这亭子和大青山上面引,也一再问起江南富户的事。老汉倒是絮絮叨叨了不少话,但说的都是道听途说的前朝旧事,或是他个人和村子的回忆。

看再问不出其他更多的信息,时间已经不早了,老婆婆吃完肉包子又转身继续回地里干活。他们才转身告辞,重新策马扬鞭回了青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