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想违抗朕的旨意不成?”平江门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并未立刻动怒,“你且说说,到底有何顾虑?!”
宫腾深吸一口气,再次郑重回答:“陛下,并非老奴胆小怕事、贪生怕死。只是这事,老奴反复思量觉得,最合适的人选并非老奴,而是……太子殿下。”
“哦?!”平江门轻咦一声,语气中满是诧异。他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随后缓缓点头,“你说得不错。太子与海宝儿关系不错,若由太子出面邀请,海宝儿必定不会起疑。况且,他们二人既然已有勾结,那便借此机会,让他们之间产生嫌隙,甚至彻底决裂。”
听了这话,宫腾心中的顾虑似乎彻底消除。他微微抬起头,接过话来:“陛下英明。若想让他们决裂,寻常的手段根本无法奏效,只能出偏招,方能让他们防不胜防。”
平江门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细细说来!”
宫腾清了清嗓子,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海宝儿名满天下,若他在参加‘墨云诗会’期间意外身亡,必引发士林震动、舆论鼎沸,于我朝威仪有损。况且,他深受武王朝和聸耳两国器重,又与青羌公主、国师等显贵私交甚笃,背后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老奴认为,不妨借诗会之机以礼相待,既显我朝爱才之心,再寻朝堂正道辩其虚实、论其功过。如此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既不伤文人风骨,又能化解潜在隐患,方显大国气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谓廊庙机宜,当执圭臬显于天日;绿林纷争,且循旧例决于江湖。
平江门脸色一沉,不悦道:“那你的意思是,不仅不能铲除他,还要对他加以保护?!”
宫腾整了整衣袍,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咱们不妨明面上让太子拉拢示好,暗地里安排大殿下及敌对势力实施暗杀。如此一来,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一个负责拉拢,一个负责暗杀,明暗结合,双管齐下,定能让海宝儿难以招架。”
平江门频频点头,面露赞赏的神色:“此计甚妙,颇有谋略。”但话音一转,又否定道:“不过,朕觉得可稍作调整。让大皇子去拉拢海宝儿,太子去实施暗杀。”
同样是一明一暗、一拉一杀,可任务落在大皇子平江苡和太子平江远身上,意义却截然不同。让太子平江远去暗杀海宝儿,既是一份投名状,能证明他与海宝儿彻底决裂的决心,也是对他忠诚度的一次考验,可谓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