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烈属

第 532章 烈属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里响起好友小梅的声音。而李华的大衣口袋里,多了一抹淡淡的绿意。

---

四九城里,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真是不可理喻啊!”

“这种事情怎么能发生呢?”

陈老下午才接到秘书送来的一份报告时,先是一愣,随后惊讶转为无法置信,紧接着变成了震惊。

陈老深知,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够揭示社会底层的问题。他明白一个人要下决心这样做,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这份勇气背后又隐藏着多大的冤屈。更不用说当农民们辛勤种出的粮食被如此对待时心中的失望和绝望了。

这种失望不仅仅是对粮食的损失,更是对未来和信任的幻灭。他想起这些年来农业发展的成果——如新推广的高产玉米减少了公粮短缺问题。但尽管有所改善,许多地区的困难仍然存在。工业化建设是国家崛起的道路之一,可其代价往往是巨大的。为了支持城市的建设和工厂的需求,无数勤劳的农民付出了辛劳的努力和贡献。

“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的贡献就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想到这里,他又不由捶打桌子发泄内心的情绪。陈老不是那种坐在办公室里不懂民间疾苦的人。对于乡村现状的理解甚至比大多数人都深入。尤其是在公余粮问题上,每一个统计数据都刺痛着他。

面对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国家不得不优先考虑基础设施与工农协调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工人、物资、甚至出口创汇都需要来自农村的支持。特别是北方联盟撤离后的困境,更加需要农民的帮助渡过难关。

然而,这种奉献并不应成为无视或轻视的基础。“不能因为你们的成功就觉得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待他们!”陈老内心独白,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和关怀那些最平凡、最朴实无华的劳动者。因为他们就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根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建设成就,也没有未来更好的生活。

“官员应该为百姓做实事,否则不如回去卖红薯。”他站起来坚定地说着,并转身离去,准备去调查并解决问题。红旗村丁家中,停有一口棺材,大门口聚集了许多人帮手,院子里孩子们守孝跪在一旁。自从李涛听说消息以来就一直忙碌,并联系当地组织进行沟通和处理。

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