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驱逐令

裕王最近过得有点窝火,上次对四皇子下了变相禁足的指令之后,他对于那个晴明河上的花魁娘子甚为恼火,直觉感到此事并不简单。

出于要把火扑灭在火苗阶段的想法,他派人去了钟萃舫,大意是悄悄作一个了断,一个卖笑女子,失踪想来也不会太引人注目,就算她在这行做到了头牌的位置。

但事与愿违,派出去的人回来禀报,说晚了一步,人已经不在了,不知所踪,可能有人提前泄密。

这事让裕王有些不爽,但影响不大,因为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四皇子不会迷恋女色,现在人失踪了,也算是达成所愿,只是有一些隐患。

主要让裕王操心的还是吕国锵的事,端木昀那边传过来的消息是三皇子请来的人,裕王觉得有些疑点,但也不排除真有此事。他一直在犹豫此事要不要告诉皇兄,哪一种对自己这方更有利。

最好的方法是以静制动,此事既然与己无关,不如隔岸观火,看老二老三争出胜负来,顺便剪除一个对手。但是,也不能太无为而治,还是要推波助澜一下。

裕王这些年也养了一些江湖奇人,他一向的人设就是好与有各种歪才的江湖人士打交道,靠着这层外衣,他暗中联系了江湖几大有名的门派,从中挑选适合自己使用的高手。

吕国锵迟迟没有动静,也不知他的用意何在,但裕王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必须为此事添一把火。

正好豢养的江湖高手可以派上用场。

临近岁末,各府之间的走动颇多,二皇子某天忽然收到了一份请函,是三王府发出来的,说是大家弟兄许久未见,欲邀请二哥、四弟一齐到府上喝酒祝岁。

看着这份请柬,二皇子思虑良久,问手下谋士陈昇:“你说老三此举何意,是因为我们在朝堂之上给户部制造了些麻烦,他想探听虚实吗?”

陈昇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说:“魏喆涉险过关,没有伤筋动骨,四皇子的势力并未受到影响,但是,终归是在陛下面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还要假以时日,才能看得见负面作用。我想,三皇子此举,大约是为吕国锵来京都一事,他应该是得到了吕国锵为他而来的消息吧。”

二皇子点点头,心情愉悦地说:“那就去看看,他究竟葫芦里卖什么药。”

于是备好轿,大内侍卫前后簇拥,好不威风。

但行到一条僻静小巷时,突然侍卫高声呼喝:“警戒!有刺客!”

但见一柄剑如毒蛇出巢般迅捷而刁钻地刺来,隔着轿帘,二皇子闪身避开,但此剑则剑花一挽,从另一处匪夷所思的角度再刺过来。看见避无可避,二皇子身上肾上腺素超量分泌,再度稍稍避开,但也仅是避开了要害部位。

眼看二皇子身上就要见血,却见此剑力道已穷,不再向前,原来是轿外的剑柄被一只手握住,不再动弹。就这几秒的功夫,侍卫已然近身,该人影将剑抽回,不再恋战。他从容面对十数名护卫,一剑荡开群雄,使出轻功,如大鸟般几起几落,从房顶刹那间飞远了。

商四低喝一声:“保护王爷,我去追敌。”于是朝着远遁的人影急急追去,剩下的人则留在轿子附近,不敢丝毫放松警惕。

二皇子看见了握剑的那只手,知道这是父皇为自己留下的暗卫,应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只是以前从未露过面,今次首度见到,看来还是靠谱的。

那暗卫也未跟二皇子照面,再次消失无踪。

二皇子命令说:“改道,进宫!”

于是不再去三皇子府上,而是转头直奔皇宫。

到了乾明宫,二皇子请求拜见父皇,辅仁帝此时正在炼丹的紧要关头,让二皇子在偏殿等候,大约一个时辰后,才让二皇子觐见。

进到大殿,二皇子叩头之后,大声说道:“父皇,儿臣遇刺。”

辅仁帝抬眼看他,波澜不惊地说:“是吗?把详细情况一一道来。”

二皇子说:“儿臣昨日接到三弟的邀约信函,说是三兄弟一起到他府上一叙,儿臣不疑有它,心想年末,正好可以联络一下兄弟感情,就欣然应允。但在去三王府路上,被不知名的刺客拦轿,儿臣差点血溅当场,多亏父皇安排的暗卫救了儿臣一命。现商四率人去追,尚无结果。儿臣先来宫里,把此信报与父皇,请父皇为儿臣作主。”

辅仁帝听了之后,沉吟片刻,问道:“是吕国锵干的吗?”

二皇子闻听迟疑说:“儿臣不知,但出手似乎很老辣,非几十年功力可比。儿臣认为有可能是吕国锵,最大原因是除了他,儿臣也找不到别的仇人。”

辅仁帝听后说:“朕知道了,朕会派人查清此事,给你一个公道。”

二皇子心想目的达到了,于是躬身行礼,说:“谢父皇,如果没什么事,儿臣还想去景昳宫看看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