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塞外古城张家口的春节

经历过无数的战乱,这一百箱经书竟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

洗马林公社的农民,用他们的良心和正义扞卫了这些古文化。

洗马林公社是口里万全县最大的一个公社。所在的洗马林村有20多个生产队。近3000户农民。

村里有派出所、银行、邮局、卫生院、供销社,还有一个守备师的驻军。

供销社的门市部多达十几家。

周围的村落,包括口外的一些村落,都要来洗马林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及种地的生产农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洗马林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有什么典故,无从考证。

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在洗马林坊间流传的神话:

大唐高僧骑着白龙马到西天取经,来到张垣地界,经过一片树林,唐僧让白龙马在树林里的小溪洗了个澡。

白龙马洗澡后,小溪里的水就变得热气升腾。人们再去树林中的小溪洗澡,就能百病皆除!

后来树林中来了一对姓邢的夫妇,他们居住在小溪边,繁衍后代。就有了现在的洗马林村了。村里大多数人姓邢!

另一个版本是洗马林村的后山上生长的一种草,叫荨麻草。这座山因草而得名叫荨麻岭。山下的小山村,因山而得名叫荨麻村。后来村里的人嫌这几个字难写,就取了个荨麻岭的谐音。叫成洗马林了。

两种版本。还是后一种版本比较科学,因为唐僧从长安出发去西天取经,不可能路过北方的张家口,

前一个版本只是洗马林人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

后一个版本比较科学,因为洗马林的后山上,确实有一种草叫荨麻草。

万全的洗马林公社与尚义的甲石河公社。一个口里一个口外。虽然分属两个县。但两地相距不足十公里,来往很方便。

杨段锦和孙子杨军,天刚蒙蒙亮就赶着生产队的马车出发了。

等他们赶到洗马林公社时,太阳刚刚露出了头。

杨段锦吆喝着马,把车赶进了公路旁边的二九小车马店。

车马大店的主人叫二九小。是个五十多岁的敦厚汉子。

早上刚刚起来,见杨段景把马车赶进了大院,很感意外。

他和杨段景认识十几年了。

杨段景每年赶马车去口里,都要在二九小的车马大店住上一个晚上。

俩人的关系很不错。

他走到杨段景面前,笑着说道:

“老杨哥。腊月二十八了,你还赶车出来,你再晚来半天。我的大店该关门贴春联了。

杨段锦知道,他们爷俩在洗马林待的时间不会太长,更没有卸车。

把马拴在了院中央的拴马桩上。把车上的草料袋子扔在了地上,让马吃着草料。

然后回过头来对二九小说:

“二兄弟,本打算今年不置办年货了。就我和你嫂子,凑合着过个年算了。昨天晚上,我孙子杨军回来了。你嫂子不答应,非要让我赶上大车,再来口里置办点年货,确实有点儿晚了。我们爷俩今天来,今天就回去”。

杨军从车上跳了下来。冲二九小点了点头说:

“二叔,好,打扰您了”

二九小上下打量了一下杨军。笑着向杨段锦问道:

“老杨哥,这个帅小伙子是谁呀?我怎么没见过”?

杨段锦笑呵呵的说:

“二兄弟,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他是我的孙子,小时候经常坐我的马车,来你的车马大店。你忘了?他还尿过你的炕呢”。

二九小听了杨军的话,大笑道:

“原来是小军啊,几年不见,都长成大小伙了,越长越俊了,现在干什么工作?瞧这身打扮,像个解放军的军官”。

杨段景扭头看了看身边比他还高大的杨军说:

“二兄弟,我家小军今年虚岁22。他现在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营长”。

杨段景闯荡江湖这么多年,多少也沾了些普通人的世侩气,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