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打算将这几个织造局,按照后世国企的那种模式来经营,建厂的同时,也要将厂子周围的基础设施修建完善。
绣工的住房、医疗、幼童教育等一切问题都在胤礽的规划范围之内。
厂房好建,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修建好了,但剩下的住房需要耗费的时间就比较久。
胤礽就先叫绣工们到新厂区去干活。
空间大了,卫生和空气的条件就会好上一些。
胤礽规范了绣工每日接触染料的时间,并为他们设计了棉质口罩,以此来降低空气中飘飞的丝絮对他们肺部的侵害。
厂里设置食堂、澡堂、公共卫生间,每日都要有人专门打理。
并严格规定了绣工职缺的继承,任何人不得干涉,除非继承者主动卖掉职位。
除了那批技术顶尖的绣娘,其余那些工种,胤礽将他们每日的日薪和工作时间也固定了下来。
其中超过十年工龄的老工匠,一天的工资定为了三百文。
五年工匠每天两百文,一年以上的养成匠每天一百五十文,一年以下的学徒匠每天 一百二十文。
顶尖绣娘们则是按照出活的速度拿银子。
除此之外,胤礽将绣工们每年休假的时间,和奖金绩效什么的也都考虑进去了。
他的思路很明确,可实行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
反对他的,都是打算凭借关系往织造局里塞人吃空饷的官员。
胤礽也没惯着他们,谁跳出来反对,就请谁另谋高就。
啥?
你说不合规矩?
孤的规矩就是规矩!
然而事情还没有完全解决掉,就临近过年了,胤礽只能把江南的建造了一半的厂区先扔下,提前回了京都。
回京之后,胤礽先跑去给康熙述职,然后再将自己对于织造局的规划,给康熙做了一波科普。
康熙其实打心眼儿里不大认同。
但为了窥探到后世的边边角角,他选择放任胤礽折腾。
关于胤礽按照他的指示,放过了他安插在江南的几个心腹,康熙难得夸赞了胤礽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