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就这样单纯的高兴一番

很快,皇帝接到了沈飞和赵庭芳二人亲自写的奏疏,

上面陈述了近期案件的审理情况,犯人的证词内容并不多,但是其中过少的信息量,

果不其然让皇帝产生了深深地危机感!

他甚至亲自到天牢密监过沈飞和赵庭芳的审讯过程,无论如何都无法拔出自己心里的那颗刺,

所以这封奏疏仅仅上呈了一日后,皇帝便宣布了彻查各部的命令,一时之间,朝廷人心惶惶。

朝廷当中有的人明白这次事件的严重性,而更多的则是无声的抱怨,

他们既不敢累及下令的皇帝,只能挑个能下手的柿子,捏捏看能不能捏软了,

因此,刑部和京兆府最近频频开始收到弹劾,理由无一不是:办案不力!

对此,沈飞和赵庭芳见怪不怪,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连着两日的弹劾过后,皇帝并未对此做出什么措施,大家也就歇了,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疏远二人。

不过刑部和京兆府本就是极为繁忙的衙门,本就没有什么时间结交,

所以百官的行为可以说未伤他们分毫。他们本还打算看看百官在这之后还有什么没有使出来的手段,

却迎来了第一批关进刑部大牢的名单。

“姓赵的!刑部大牢已经人满为患,剩余人员今日会移交到京兆府大牢,记得接收!”

赵庭芳:……

于是京兆府的大牢里陆陆续续也迎来了一些官员,

里面有一部分还是前两日给赵庭芳上过弹劾奏疏的,此时却已经被褪去官服,身穿白色囚服的站在赵庭芳面前,

赵庭芳是个大度的人,他吩咐狱卒,给这几位大人换上京兆府新定做的干净囚服,

万万不可亏待了大人们,被押来的官员们只剩捶胸顿足的看着赵庭芳潇洒离开。

案件的审理很快敲下最终锤音:

在清查朝廷官场时,搜查出了几名低官职的人员,后期核实出,他们也是乌奴汗国派来的细作,

对此,皇帝是直接下令,将其和阿苏尔等人一起,当着百姓的面凌迟,以警示可能还潜藏在朝廷的其他细作;

六部中有如户部员外郎关腾、刑部主事、礼部郎中等有通敌罪责的官员,全部被夷了三族,

其余族人也全部流放至南方漳毒林中,为当地开垦土地充作先锋;

小主,

这几年冗杂的官员名册,被吏部单独整理出来,其中才能优秀的,被外放或者直接填补了空下来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