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微服私访

162.微服私访

送走了贾富,姬长伯召见了负责商贸的户部尚书,方尧。

“东出商路被堵,卿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姬长伯很是苦恼,不能贸易,自己领地的纸张,酒水就不好换成更多的矿石原材料,最近从吴楚那边发现了煤矿。

有了煤矿,自己的铁匠铺就能产出更多的优质铁器,所以长江商路,一定要打通。

方尧愣了愣,长江商路被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他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巴蜀两地之间修路。

一方面是想致富先修路,巴蜀一体化,需要互通有无,另一方面是为了支援姬长伯的蜀地战事,所以一直以来,顾不上长江商路的问题。

今天姬长伯问起来,方尧没有准备,一时间也只能垂首谢罪,表示自己没有啥好办法。

姬长伯叹了口气,也是为难方尧了。

不过方尧随后的随口一说,却点醒了姬长伯。

“既然东出不得,不如考虑北上,苍溪之前很多商品,都是北上销往汉中的褒国,或通过褒国销往秦国和犬戎蛮夷,苍溪商品一样供不应求。”

听到褒国,姬长伯不由捏了捏袖子里的玉佩,脑海里想起了那个活泼跳脱的女孩。

两年没见,她应该也长大了不少吧。

“如意?”姬长伯叫了声在偏殿处理锦衣卫事务的如意。

“君上,你叫我?”如意从偏殿赶了过来。

“褒国现在政局怎么样?可有发生什么异变?”姬长伯问道。

如意一愣,如今锦衣卫的耳目,遍布巴蜀和周边邻国,思索了一下最近的情报,如意摇了摇头。

“褒国现在政局稳定,自从蜀国灭亡,褒国南面威胁消除,大量镇守葭萌关的士卒复原耕种,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粮产大丰收,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动荡。”如意说道。

姬长伯点点头,这两年巴国连续经历了内乱和对蜀战争,国库一空不说,灭蜀还欠了褒国大量的粮草。

不过褒国也是厚道,知道巴国灭蜀,为自己扫平了南部威胁,所以很大方的没有催债。

但是姬长伯依旧坚持,将上半年夏收的粮食,其中税收大部分基本都用来还债了,秋收之后才勉强让巴国粮库囤积了一点粮食。

扣除官员禄米,以工代赈消耗的粮草,依旧结余了不少。

再加上夏收之后,驻扎蜀地的大量庸国复员军人,开垦荒地,所以蜀地粮食也大丰收。

鲍季平和卢林联名向姬长伯上书,请求将蜀地秋收结余的粮草用于疏浚水利,缓解蜀南频发的水患。

姬长伯太清楚蜀地的问题,毕竟后世秦国占领巴蜀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修建各种水利工程,将巴山苦水之地变成了天府之国。

所以巴蜀两地,忙活一年多,实际只囤积了一点点粮草。

可是这么点粮草,甚至都不够雷勇前线两千骑兵的消耗。

所以巴国对于东部频频挑衅的姬伯越,只能采取守势,只派出雷勇的两千骑兵骚扰监视。

“嗯,加强贸易,撑过今年,明年开始,粮草丰收之后,日子就好过了。”姬长伯看过户部的汇报,心里对自己治下土地的情况,也是非常清楚。

现在的巴国穷的叮当响,本来就是人口稀少的边缘国家,内乱和灭蜀又导致巴蜀两地人口大减。

要不是庸国军留在蜀地开荒,山中蛮夷移民下山在巴蜀各城安家置业,以及贾富持续执行的移民计划,巴蜀那真是百里无人烟的荒凉之地。

春秋大国的国力标准之一,就是人口,大国人口都在百万,才能养得起十万的军队。

囤积数年的粮草才足够发动一场万余人的征伐,数万人的大国对拼更是要消耗一个国君半生的积累。

百万人口才能养得起数千战马,现在的姬长伯也能勉强凑出十万兵,数千战马,但是大军能行动多久就不好说了。

总之一旦陷入僵持,国力跟不上,结局必定是溃败。

户部尚书方尧是了解国家情况的,点点头,深以为然。

随后姬长伯又问清了褒国北部,秦国的情况。

“秦国与犬戎的战事稍缓,秦公主张和谈,想将犬戎纳入秦国体系内。另外,苍溪与褒国的贸易,很多都是通过褒国,进入秦国和犬戎,尤其是酒水和纸张,格外畅销。”如意的锦衣卫,对于各国的渗透初见成效。

户部尚书对锦衣卫都有些佩服了,有这些情报,国家政策的制订,就有了依据。

于是姬长伯采纳了方尧建议,既然东出不得,那就先转头北上,用贸易换取巴国所需要的东西,褒国作为巴国的盟友,抵御犬戎的屏障,双方的互信是有基础的。

方尧领命离开,随后姬长伯又叫来了勇冠。

“你们安排一下,这几天的朝会取消,召黄婴入宫一趟,我准备微服私访,去一趟褒国。”

如意大惊,“公子!你是一国之君,万金之躯,若是出了意外,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