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不远处的胡大师和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便一头扎进了茶园。一上午的时间悄然流逝,他们穿梭在茶树间,双手如灵动的蝴蝶,不停采摘。
等到收工,他们总共采得的鲜茶叶还不到十斤。
午后,胡大师他们将采摘回来的鲜茶叶轻柔地摊放在竹匾之上,开启了萎凋这一关键工序。从这一刻起,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胡大师一人身上。
只见他眉头轻锁,眼神专注地审视着每一片茶叶,凭借着多年积累的深厚经验,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阳光的强弱、风力的大小、空气的湿度,迅速在心中判断着最合适的萎凋时间。
完成萎凋以后,便迎来了炒茶这至关重要的一步。此时,午后的太阳愈发炽热,气温逐渐上升,正因如此,萎凋的时间无需太长。
胡大师神情专注,在那口乌黑发亮的炒茶锅中倒入些许炒茶油,随着油温升高,油花在锅中欢快跳跃,润锅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紧接着,他双手捧起萎凋后的鲜茶叶,稳稳地倒入锅中,“刺啦”一声,茶叶与热锅亲密接触,奏响了一曲独特的制茶乐章。
张楚他们四人站在一旁,屏气敛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胡大师的一举一动,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个细微的声响就会干扰到胡大师的操作。
胡大师的双手在滚烫的锅中上下翻飞,动作娴熟而有力,仿佛一双铁手,全然不惧锅中的高温。随着茶叶在锅中不断翻滚,缕缕青烟从锅中袅袅升起。
张楚、陆明、苏明月等人围在炒茶锅边,眼睛紧紧盯着胡大师在锅中翻炒茶叶的动作,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害怕。那口锅被烧得滚烫,锅中的茶叶在高温下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每一次翻炒都伴随着一股热气升腾而起。他们心里清楚,在这样的环境下操作,只要稍有差池,就会被烫伤,光是想想就让人胆战心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胡大师的双手如机械般有节奏地在锅中忙碌着,仿佛不知疲倦。将近二十分钟后,胡大师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来,他熟练地将锅中的茶叶快速盛出。
“这是炒好了吗?”一直紧盯着的陆明忍不住开口问道,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
胡大师轻轻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青锅好了,不过还得再炒一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等其他人接着问,胡大师又补充说:“但再次炒制之前,还得回潮,估计得要三个小时呢。”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对炒茶工艺的繁复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时,苏明月把目光落在胡大师那裸露在高温旁的双手上,忍不住问道:“大师你炒茶不戴手套吗?”她的语气里充满了不解,在她看来,这么烫的锅,戴上手套至少能起到些保护作用。
胡大师笑了笑,回答道:“我炒茶从不戴手套。戴手套影响我判断。”
“大师您不怕烫吗?”苏明月再次开口,这一次,她不自觉地用上了“您”,以表达自己内心对胡大师的深深尊敬。
胡大师微微叹了口气,回忆起往昔,缓缓说道:“烫也没办法啊,炒茶这活儿本就很苦。我十五岁刚学炒茶的时候,经常被烫伤,手上满是水泡和伤痕。可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众人听着胡大师的讲述,看着他那看似粗糙却无比灵活的双手,心中对这位技艺精湛的大师又多了几分敬佩与心疼。
张楚舔了舔嘴唇,鼓起勇气向胡大师问道:“大师,这个茶叶再次炒还要多久啊?”问完后,他微微前倾身子,生怕错过胡大师的任何一个字。
胡大师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了看张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估计要三个小时。这炒茶啊,每一步都急不得。”
紧接着,胡大师又神色认真地补充道:“这个茶叶不回潮就炒不好。茶叶里的水分得恰到好处,炒制时才能激发出它最好的香气和口感。”
他边说边缓缓踱步到摊放着茶叶的竹匾旁,手指轻轻拨弄着茶叶。“这些茶叶我今天要全部炒完,不然放到明天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