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诗和远方

中午,在北影厂食堂吃过午饭,他又赶往学校。今天下午还有一节研究生的大课,这是李老师主讲,所以他也不好缺席。

早上,他出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刮起风来了。午后,京城的风力开始加大。他感觉这时候的风力,至少也得有五六级,也可能要达到7级。甚至有时候局部的风力更大。

京城的气候特点,就是春秋多风沙。初春的时候地表干燥,一刮起风来,满天都是尘土。

季宇宁从北影厂骑车去京城大学,正好是往西北方向骑。

他骑车顶着迎面的风沙,风越来越大,骑起来颇为费劲,而且更讨厌的是风里带着的沙尘和土粒,不断的打在他的脸上。

季宇宁记得,小时候看过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曾这样描写京城春天的风。“京城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

老先生这个描述真是贴切,他感觉,今天的风,不仅要把春天吹跑,就连春天里的人也要吹跑了。

到了学校宿舍,他赶紧先去洗把脸,然后带着书包就直奔俄文楼的阶梯教室。

上完课,看看时间还早,季宇宁回到宿舍。

一进宿舍门,他就看见了《京城文艺》的编辑章小地主。另外陈见功也在,还有小查、小平俩人。

怎么每次外面刮大风,他都能看见章德宁,每次刮大风章德宁都来找他。难道这个章小地主不惧恶劣天气?

这是季宇宁的第一反应。

“哎,季宇宁。你在你们这期《未名湖》杂志上刊登的这首诗《诗和远方》写的真好。”

章小地主手里拿着他们新出的《未名湖》杂志,态度很是和颜悦色的。

这首《诗和远方》是季宇宁自己写的,或者说是自己攒的。

前面是他自己的诗句,可以从字里行间里看到知青或者回城知青的过去和现在的艰难。写的还不错,但最后两句是他抄的。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两句是前世新世纪高晓松文章中的词句,很经典。

这两句是可以给喜爱诗歌的年轻一代以安慰的,当然也指明了方向,诗和远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