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朝天门码头

吴贻弓一见到季宇宁,就兴奋地告诉他。

原本他们两位导演就考虑到拍摄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说这个夜雨的效果,有的时候很难碰到理想的效果。

而他们轮船是有固定的租期的,超过租期,是要加费用的。

还有,摄制组从上沪带来的灯光、布景等,都是从上影厂本厂租的,超过时间,就要多算他们摄制组的费用。

前世电影《巴山夜雨》剧组之所以租船超期,就是因为当时他们送去上影厂冲洗的胶片,上影厂的反馈是夜雨拍的有点发亮,夜雨的效果不太理想,后来又在宜昌停船期间进行了重拍。

当时那个夜雨的效果是人工做出来的,其实也并不太好。

“这两天拍的,已经寄回厂子里了,估计很快就会有厂子里的反馈,看看冲印后的效果怎么样。”

“嗯,吴导,咱们这次是租20天船,还得留出两天富余时间,看看厂子里对洗印后的胶片的效果如何?如果实在不行,还得考虑重拍。”

这个时候还没有监视器,导演是先通过取景器看一下,实际拍摄效果,以摄影掌镜的感觉为准。

导演要想检查实际拍摄效果,只有看洗印出来的毛.片才行。

所以他们在船上拍的镜头是隔两天就要寄回厂子去,由厂子里洗印出来再反馈,当然他们在船上收发电报倒也方便。

“季导,咱们这次租船可是赚了个大便宜,我问了上沪公司那边的船,成本可能都要超过10万了,咱们才出了6万块钱 ”

一旁的制片主任许松林说道。

“这省下的钱,那就到时候给大家多发点儿补助,我们厂子里规定的补助也太少了,每个人一天才1块2,晚上拍夜戏的补助,其实都给大家算6毛钱就好了。”

上影厂规定拍外景夜戏的补助是夜晚12点以前,每人补助两角。12点以后才补助6角。

一个演员如果拍戏从白天拍到半夜,最多才能拿到每天1块8的补助。

紧接着,季宇宁就和吴贻弓讨论起在朝天门码头的拍摄,毕竟这船一天的租金就3000块钱呢,所以他从19号上午登船以后,就马不停蹄的开始拍摄。

在码头的这几场戏,有一个长镜头,就是在船上拍一个驳船在江上航行的长镜头,背景就是朝天门码头这一带,另外还有一个码头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