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做了面点,我给先生送来一些。”
一位皮肤黝黑的少年走近,手中端着一只木托。
王小十抬眼一看,无奈笑道:
“言绪,不是说了,不用给我送食物吗…”
“幸得先生教诲,一点小东西,不打紧的。”
言绪羞涩一笑,幼稚的脸颊上还挂着些高原红。
王小十来到九子寨之后,他原本以为——
凭借此处肥沃的草地,寨中牧民的生活应该会过得不错。
详细了解下来,王小十才知道——
牧民们每养十只牲畜,其中一半会被山中的胡狼猎去;
剩下一半,需要上缴三只作为属地的税赋;
再加上牧民们对神圣禅宗的向往与崇敬,会自动贡捐一只;
每一年的辛苦游牧下来,十不存一。
所以,寨中的生活,亦是清苦。
寨中每一位孩童,基本上从懂事之日起,便要帮家中牧羊放牛,重复父祖一辈无数次循环的路。
生在无尽大山之中,这些孩子的命运仿佛早已注定…
王小十为了回报寨中村民的善意,搭了一个草堂,教寨中孩童读书识字,方便他们日后有机会能够走出去。
于是,王小十从一个陌生的外来人,变成了孩童们眼中尊敬的草堂王先生。
前来草堂学习的孩童很多,王小十印象最深的有两位——
一位,便是眼前的言绪。
言绪方才十一二岁,与当初王小十遇到李不辞时的年纪差不多,学习最是认真刻苦;
另一位,名叫索图,年岁与言绪相仿,脑子最为聪慧;
平日里,两位少年时常会带上一些家里的东西,过来探望他们的先生。
王小十与两位少年的关系,也十分不错。
言绪将手中的木托放在草地,木托之上,整齐摆放着几个面饼。
“先生,尝一尝吧,阿妈刚炕出来的!”
言绪拿起一个面饼,塞到了王小十手中。
王小十不好拒绝他的好意,接过面饼咀嚼起来。
“言绪——”
“再过几天,我便要走了…”
王小十一边吃着面饼,一边低声开口。
“先生要去哪?镇上吗?还是瀚海城?”
“或许,比那些地方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