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如果不先解决建奴,我们的兵力就会被牵制在东、西、北三方,只剩下南方一部,难以形成足够的威压之势。
而且中柱和上柱军还得时刻防备建奴突然大举进犯。”
孙明远话音刚落,参赞院兼都察院使的高云伍立刻站了出来,拱手说道:“臣附议孙副使所言,先北后南,或者先北后西也可。
只有把建奴赶出山海关,我们才能抽调东西两路的兵力,从容应对南、西两方的朝廷。”
这时,兼工部尚书的陈金斗向前一步,出列道:“启奏夏王,臣倒有不同看法……”
周云面无表情,深邃的目光仿若幽潭,让人捉摸不透其中思绪。
他微微仰起头,不紧不慢地问道:“哦?陈参赞的方案为何?”
陈金斗闻言,身子微微前倾,神色恭谨,双手抱拳行了一礼回道:“前番孙副使所言之先北而南的理由,臣是认可的。
但与建奴的大战,岂是短时间仓促就能完成的?
且不说举我大夏倾国之力筹备所需的时间,单论所需消耗的物资,就不是现在的储备能够支撑的。
更何况,我夏军整编后战力到底如何,尚未经过实战检验。
综合以上诸多原因,臣觉得与清廷的决战时机尚未成熟。”
他说话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吐得格外清楚,额头上隐隐沁出一层薄汗,显然对此次建言极为重视。
李岩微微皱眉,目光如炬,看向陈金斗,开口问道:“那陈左副院使的意见是?”
陈金斗迅速转向李岩,再次抱拳,朗声道:“先南后西再定北。”
孙明远听闻此言,眉头紧锁,缓缓低下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军机副使田见秀见状,上前一步,踏出列位,身姿挺拔,高声奏道:“启奏夏王,陈左副院使所言有礼,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