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做张自忠的将军倒是做到了尽忠报国!”
岳飞喃喃自语道,
“天津没守住走了,北平没守住走了!吾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不得不走!
陛下叫吾撤军!吾不得不撤军!陛下的命令就是军令,军令如山,不得不从!”
岳云站在一旁,看着父亲的模样,脸上充满了不解。
他单膝跪地,恳切地说道:
小主,
“大帅!不能走啊!如今胜利就在眼前,这里离北宋的故都只有四十里,我们只要再向前一步,就能收复失地,重振我大宋的雄风!”
岳飞脸上满是愤懑,但依旧无可奈何,
“云儿,为父又何曾不知!只要在打一场战就能收回开封,可天地君亲师,君王的命令不得不听,我们必须回朝!”
岳飞看着眼前的天幕,若是能和天幕上的人一样马革裹尸这又何曾不是对国家的最大尽忠!
在大明位面,洪武年间,奉天殿内一片庄严肃穆。
朱元璋站在殿前,目光凝视着远处的天幕,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钦佩之情。
他的视线穿过层层云雾,仿佛能看到那位名叫张自忠的将军正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张自忠将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为百姓、为军队、为国家尽忠职守,令人赞叹不已。
朱元璋感慨道:
“这个张自忠将军,实乃忠义之士啊!
他不仅对百姓忠诚,为他们谋福祉;对军队忠诚,带领士兵们浴血奋战;更对国家忠诚,扞卫着国家的领土完整。”
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张自忠将军也毫不退缩,他身上展现出的毅力和坚持,让人敬佩不已。
朱元璋心想,这样的将领才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脊梁。
他也深知,只有拥有众多像张自忠这样的忠臣良将,大明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