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有金选择建造钢混结构的住房,除了是因为岛上没有砖头,最主要的这种房子抗震抗风,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建造速度快。
平整好地面,铺上一层三四十公分厚的混凝土,固定好主要的槽钢,就可以搭建了,后期做好防火和隔音就行。
为了加工这些钢构件,巨人号还运了七八台数控机床过来,都可以组成一个机加工车间了。
这些车床都是王铭洋吩咐黄柏山从安州港振华船厂拆运的,是经过韦方和柳先行等人改造过的智能车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所以让黄柏山直接从振华船厂拆这几台机床,是为了赶时间。
振华船厂被拆迁走的机床,王铭洋已经通知韦方给他们补了,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毕竟这些设备,都是集团内部定制的,没有量产。
六天后,另一艘货轮也顺利抵达夏岛,跟巨人号一样,运来的除了物资,还有一百多人。
又一批生力军加入,夏岛显得更加热闹了。
随着建设工作的铺开,整个夏岛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王铭洋和李泉等人的私人别墅和夏岛实验室也正式开始修建。
经过阿古丽这段时间的培训,有不少土着人已经可以用华语和华国来的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大家在协同干活的时候,也变得更加的顺畅和默契了。
对这些通过语言考核的部落民众,王铭洋也实现自己的承诺,给他们相应的涨了酬劳。
这让其他人羡慕不已,又吸引了一大帮人前来报名参加阿华语学习班。
即使白天干活有点累,但在美好生活的吸引下,这些上进的部落民众都坚持了下来。
每天晚上,在简易的教室里,就着灯光,土着工人们认真地跟着阿古丽学习华语,从简单的字词到日常用语,他们努力地模仿着发音,一笔一划地学习写字。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由阿古丽自己找来参加学习班的那些女人,她们的华语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看来,她们很快就可以出担任级华语教学任务。
在利益的驱动下,教室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夏岛的建设,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而在工地现场,各种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新的建筑在他们的手中逐渐成型。
夏岛,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