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干活时间是,上午辰时初到巳时末,下午未时中到申时末,”顾辞强调道,“上述时间段必须到位,开始干活。”
“明儿个就正式上工。”
“知道了,”于杏花带头说道,“顾婶子放心。”
王画也说道:“顾婶子放宽心,我们都会好好干活的。”
毕竟这么轻松的活计,还有这么高的工钱,就算是壮劳力也是找不到的。
于杏花荣升为刺绣组小组长,王画是缝制组的小组长,两人的管理工钱每天是五文钱。
负责指导、检查、验收自己小组成员的活计,如果自己也缝制出了书包,工钱依旧是每个书包六文钱。
两人可谓是干劲儿满满。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宁静的村庄,天边的云朵也被染成了绚丽的金红色。
梧桐村的一座座茅草屋、土坯房,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
有妇人入选的人家,屋顶上则是炊烟袅袅升起,提前庆祝着能到紫家做工的生活。
“宏儿他娘,”赵铁头的婆娘于冬反反复复地叮嘱着,“你要好好干,不要觉得做了组长,就高人一等。”
“对,”赵铁头也说道,“你阿娘说得对,这一切都是紫家给的,你们每个人都要记住。”
“阿爹、阿娘,你们放心,”王画保证道,“我一定会好好干的,不给阿爹、阿娘丢脸。”
“嗯,”于冬看了一眼小儿媳,叹了口气,还是说道,“你办事,阿娘放心。”
赵铁头和于冬育有两子一女,长子赵清,今年二十三岁,娶妻王画。
两人育有一子一女。
长子赵宏,是紫家小五的好朋友。
长女名叫赵柔,一岁多些。
次子赵来,今年二十一岁,娶妻陈稻花,今年十九岁,两人有一个一岁的女儿赵倩。
独女赵蜜,今年十七岁,与陈稻花的哥哥陈狗剩定下了亲事,来年就要出嫁,具体时间还未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