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功臣列殿,崇祯赐恩

大明忠勇侯 明月天兴 2108 字 1个月前

吴三桂上前对着崇祯叩头谢恩后,恭敬地接过圣旨,站在一边,心中不免有点失落,暗道:“唉,陛下要是给我升个侯也好了。”

左良玉,夙有将略,平贼屡立战功。此次力拒李自成贼军,奋勇向前,解京师之危,由平贼将军荣升震虏将军正二品,赏银五万两,望其再接再厉,守疆保国。

左良玉上前跪下叩头谢恩,接过圣旨也站在一边,心中对这震虏将军,有点不知所以,心想陛下这是何意,再看向一边的黄义明,灭虏将军,自己是震虏将军,难道陛下是要自己今后和鞑子作战?。

史可法,操行高洁,勤勉奉公,于危难之时,筹谋调度,襄助勤王,赏银三万两,以表其劳。

史可法恭恭敬敬跪下叩头,接过圣旨,站在文官队列里。

马祥麟,率四川两万土司兵,不远千里,奔赴京师勤王。于战火之中,冲锋陷阵,勇抗逆贼,尽显忠勇。加封平虏将军,正二品,特赏银五万两,望其坚守忠义,保境安民,为我大明再添荣光。

马祥麟也学着前面领赏之人的模样,叩头后站在一边,起身时好像觉得忘了说点什么,赶忙跪下说道:“臣谢陛下天恩。” 崇祯勉励了几句,马祥麟才赶忙起身站在黄义明身边,额头已有汗珠,心中紧张得很,生怕在这朝堂之上出洋相。

兵部侍郎张凤翔,以五旬之龄,死守广安门,积极组织京城保卫战,殚精竭虑,忠勇可嘉。朕嘉其功绩,以兵部侍郎进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望其日后于朝堂之上,继续为大明谋划方略。

张凤翔激动得颤颤巍巍上前跪下,深深叩头,大呼道:“臣叩谢陛下天恩。” 王承恩上前,亲自将圣旨交给张凤翔。张凤翔接过圣旨起身,退到文官队列之中。百官们对张凤翔的荣升也纷纷表示祝贺,但也有少数大臣表示担忧,心中暗想,崇祯朝的兵部尚书可不好当呦。

刘泽清看着别人都领完圣旨了,升官的升官,加爵的加爵,怎么还没到自己,心中焦急不已。很快最后一道圣旨响起:

山东总兵刘泽清,亦率部勤王,有所功绩,赏银两万两。

钦此。

“啊?啊?啊?” 听得起劲的刘泽清,突然听到 “钦此”,一脸茫然,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王承恩的声音传来:“刘总兵接旨谢恩吧。”

这时刘泽清才反应过来,哭丧着脸上前跪下接旨,口中大呼:“臣刘泽清谢陛下隆恩。” 起身后,隐约还听见了一些嘲笑的议论声。

“就是他,老夫听人说追杀逃窜的顺军时,居然被贼兵打了个大败。”

“对对对,本官也听说了,还说什么被贼军的一名将军给砍了一刀,本官还以为这厮被人砍死了,如今想来,应该是跑得快。”

“又一个声音响起,好了都少说几句,好歹也是一方总兵。”

刘泽清听着这些议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头低得很低,实在是没脸抬头,在心里把这几个声音记下,敢议论本帅,让本帅找到机会,非把你们的狗头割下来下酒。

圣旨宣读完了之后,崇祯站起身来,对着下面的有功将领们说道:“诸卿之功,朕铭记于心。今贼患虽暂退,然天下未靖,望诸卿仍当一心奉公,矢志不渝,为朕分忧,为百姓谋福,保我大明社稷永固。朕亦必不负诸卿,有大功者,恩赏必厚。”

一众将领与百官们,异口同声回道:“尽心王事,护我河山。”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上前一步,高声说道:“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