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烽烟三境:明廷筹谋平叛之困

“哼!首辅不要忘了,马翔麟带来的土司兵皆是出自川地。若是他们知晓家乡已经是生灵涂炭,而朕却无动于衷,他们会怎么看待朕,怎么看待朝廷?”

这……

宫内顿时陷入平静。

片刻之后,张凤翔想了想:“陛下,这件事恐怕也只能先压下来了。

日后朝廷再派兵,围剿献贼。朝廷此时正是艰难之时,臣等……”

崇祯冷哼一声:“张爱卿说得好啊,压下去。如此大的事情能压多久,如何压得住?不出一月,京师臣民将会知晓此事,而朝廷却密而不发,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阁臣们一时无言。是啊,这么大的事情如何压得住。

倪元璐叹了口气,含泪奏禀:“陛下,此事也只能压得一时算一时了。新军不成,难以征讨,而且此事恐怕也只有派忠勇侯去才能镇得住。他屡战屡胜,在军中威望颇高,又与左良玉、马翔麟共同作战过,若是他领军,局面或许能打开。”

张凤翔跟着开口:“陛下,倪大人所言乃是谋国之言,望陛下鉴之。”

其余阁臣异口同声:“望陛下鉴之。”

崇祯皇帝一时之间也没了更好的办法,心中一阵无奈。“既然卿等如此力谏,朕就依了。再下一道旨意给湖广各部官军,让他们小心守城,不可浪战。”

说完之后,崇祯一手扶额,十分无奈。下这样的旨意,也是因为局势已经恶化到了这般田地,严旨催促继续围剿,也无用处。

“陛下圣明,臣等这就去办。”

待大臣们全都退出乾清宫,王承恩躬身在地上捡着奏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出声。老天爷啊,这大明的江山怎么就乱成了这个样子。

皇爷登基十七载,呕心沥血,一心想中兴大明。可到底是遭了什么事,您竟然要如此对待大明?若是皇爷有错,您要惩罚就罚我王承恩一人,不要再惩罚皇爷了,不要再惩罚大明了。

将一份份奏疏收拾妥当,工整摆放整齐,王承恩躬身退到一边。

崇祯缓了一会,心里也好受了一些。转头看了一眼王承恩,见他低着头,虽然极力掩饰,但他颤抖的身躯,还是能猜得出来,此时他的心情,跟自己一样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