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看来,有人企图借平阳矿的兵器甲胄一事,将叛国死罪强加于自己,而此事唯有陆云轩将案件查清,才能帮自己洗刷罪名。因此,他希望宁王一同力保陆云轩。
再说庄飞羽带着剩余的十几名禁卫,胜利归来。被边军迎至西疆边城,受到了高规格的款待。西疆守将特地为此写了一封加急奏折,快马送往京城。
庄飞羽不敢在边城久留,只是稍作休整。第二天天一亮,便带上所有的证据,率领禁卫回京复命。
南疆宁王府中,宁王正在会见楚宰辅的密使。自华妃大案之后,宁王便加强了自身的军备。 因为南疆之外是蛮夷之地,地域辽阔,所以他这边常年战事不断。在他的封地,他拥有很大的自主权,除了官员任命归属朝廷,其他诸如税收权、铸币权、兵工厂等,他都能够自行决断。 虽然都是小规模的战事,但积少成多,他的封地每年都有所扩张,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数年下来,他隐隐有自成一国的态势。所以对于宁王来说,他已将重心放在自己的封地之上,反而将朝局视作威胁。
对于陆云轩的出现,他也不断通过自己的谍报网络和楚宰辅的书信往来而加深了解。总体而言,他对陆云轩的印象相当不错,起码在华妃一案中,陆云轩解救了不少无辜之人。
庆王的特使送来了书信,他阅罢,也对当前的朝局感到不安。的确,看似平静之下,似乎正在酝酿新的风暴。而这风暴的核心极有可能就是陆云轩要查办的几桩大案。平阳案就如同引爆这些风暴的引信,这个引信正在燃烧。
从楚宰辅的密使那里获取的消息,楚宰辅或许是担忧陆云轩会被皇上培养成为新的制衡力量,从而取代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所以不希望养虎为患,趁着如今局势混乱,寻机将其铲除。
而庆王却要全力保住陆云轩,与之共进退。因为当下有一股势力正将叛国的罪名强加到庆王头上,而只有陆云轩能够帮他洗清罪名。
这使得他们三人原本坚如磐石的同盟,此刻变得有些脆弱。他究竟该支持谁? 人一旦有了私心,就极易被他人利用。宁王经过深思熟虑,想到了这一点。
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倘若不做好万全的准备,对方极有可能借楚宰辅之手,先杀陆云轩,再杀庆王。真到那时,他宁王也将在劫难逃。
他思索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主意已定,他便如此这般,谋划起来。
第三天,一队人马从宁王府出发,一直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