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隔壁房间的九皇子和陆云轩此刻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出去还是不出去,这对于何守道而言都是极为棘手的问题。
倘若出去,那么何守道便会被视为陆云轩的同谋,就连九皇子也可能被这几封信牵涉其中。毕竟长久以来,他们三人在满朝大臣的眼中几乎成为了坚不可摧的铁三角,携手破获了众多案件。
若不出去,何守道就会被七皇子和十皇子胁迫,成为一同攻伐庆王的帮凶。而一旦庆王倒台,朝局必然大乱,首当其冲受到牵连的并非宁王,而是陆云轩。
正当二人左右为难之时,只听何守道说道:“二位殿下,庆王与胡羌从事兵甲生意之事,目前尚缺一个关键环节,那便是数额如此巨大的钱款往来帐册至今尚未找到。仅凭这几封信,难以证明有实质性的交易发生。况且,此次有人持北疆令牌,却无任何交易记录。而我所查明的是,西疆的辎重部队是被截杀的。这如何能证明庆王与胡羌存在交易勾结?
而十皇子又怎能证明,这些书信的内容并非胡羌人用来陷害庆王与陆大人的呢?别忘了,陆大人婚礼上的鹰杀案便是胡羌人所为。这一前一后发生的事件,未免太过巧合。”
何守道的一番话让十皇子有些猝不及防。只听何守道接着说道:“十殿下既然声称这矿产是与十一殿下共同持有,那郑卫国如何与二位殿下展开合作,利益如何分配,这么长时间的账本又在何处?再者,十殿下说是自己的人在平阳矿区找到的这些信,那究竟是在平阳案事发前,还是事发后?若是事发前,那么十殿下就有知情不报的嫌疑;若是事发后,那么您的人是如何突破曹开勇大人设下的层层关卡进入矿区,又如何全身而退的?
倘若这些都说不清楚,那么十殿下就有诬陷栽赃庆王与陆云轩大人的嫌疑。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证据之前,庆王乃是拱卫北疆的屏障,是抵御胡羌的第一道防线;而陆大人在朝中屡次建立功勋,与楚宰辅一同成为稳定朝局的两大支柱。
十殿下,如果您无法将下官的这些疑问逐一解释清楚,恕下官难以从命。”
何守道表明态度之后,让七皇子和十皇子陷入了被动,特别是七皇子更是不知该如何应对。他确实未曾像何守道一般追问这些细节,所以此刻只能由十皇子来设法自圆其说了。
只听十皇子略作思考后说道:“何大人,此事虽错综复杂,但解释起来倒也不算困难。当初我派人与郑卫国合作,只是让他出面在前台经营,而我与他实际上并无账目往来,甚至他根本不知晓其背后是我和十一皇子,目的就是防止他胡乱攀附,肆意妄为。
他几乎将整个皖江官场尽数笼络,这也是我们事先未曾预料到的。 矿区的实际产出与制造,实际上是由我与十一弟派人亲自督办。
我可以告知您,我与十一弟是如何从中获取利益的。因为十一弟在北疆戍边,每年朝廷都会拨付一定的军需费用,然而朝廷提供的诸多甲胄与兵器有时无法达到实际要求,而改造的流程又极为繁琐,所以我们便利用平阳矿区自采的铁矿自行设计打造。
后来边城的其他守将和士兵也会向我们私自订购,所以这部分利润,我们根本无需与郑卫国进行交易。 直
至后来,有人拿着四哥的北疆令牌来购买兵甲,我们当时也未怀疑四哥与胡羌人有所往来。
直到有一次十一弟与胡羌发生小规模冲突之后,发现他们的甲胄与兵器竟然与平阳矿产的如出一辙,这才引起了警觉。于是我们也在暗中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