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不算了?你看看,一个瓶子能退五分钱呢。我们三个瓶子,这就是一毛五了。”
何雨水说着,就拿着瓶子又跑进了国营商店。
这年代,退瓶子各个店里都能退。
因为基本上每个商店卖的汽水品牌都是那几个。
退完瓶子,何雨水就拿着一毛五出来了。
还扬着那一毛五骄傲道:
“看,又一瓶汽水钱呢!于莉,上车,我们出发。”
赵卫国还能说啥,笑呗,还得说对。
看着何雨水载着于莉出发了,赵卫国也骑上车跟在后面。
宝宝心里苦,但谁也不说。
不过,要说不满,那是一点都没有的。
这样的事儿,在生活中,反而还挺温馨的。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赵卫国和何雨水,于莉又从苏州街出发了。
这一次,直接杀到了颐和园才停下。
三人去逛了颐和园,还兴高采烈地让赵卫国拍了不少照片。
走出颐和园,对面就是圆明园。
两世为人,这个地方,赵卫国无论如何,也必须得去看看。
只是如今的圆明园还比较荒芜,远远没有后世的人山人海。
但这一切恰恰最直观的展现了外国鬼子的罪证。
赵卫国一路走,一路自发做起了导游的工作,给何雨水和于莉讲解了起来。
期间还遇到了被老师带着出来夏令营的学生,听到赵卫国一路都在给旁边的于莉和何雨水讲解。
而且讲的非常专业不说,还有各种拓展延伸和或悲伤,或沉痛,或热血的小故事穿插。
甚至很多知识点,他们问带队的老师都不知道。
一时间这群娃娃对赵卫国敬佩的很,不自觉得就跟在赵卫国后面,一路往里走。
现在的圆明园没有后世那么精致。
建国后,国家虽一直在对圆明园进行维护,可进度并不快。
对这些残垣断壁,就犹如看到了那一百年的破碎山河,以及一百年的屈辱史。
“叔叔,你知道的真多!”小朋友夸赞起来。
赵卫国心里默然。
多吗?
这可是中华最憋屈的百年?
谁敢忘记分毫?
赵卫国看着这群懵懂,充满朝气的学生,突然提议道。
“小朋友们,我给你们拍张照吧!”
“叔叔,你还有照相机吗?好耶,可以拍照咯,我还没拍过照片呢!”
少年人很兴奋,立马呼朋唤友。
赵卫国亦然。
或许在这里,高兴是不对的。
但看着这群孩子,有什么不能高兴地呢?
同学们很听话,安静的站在了那毁坏的园林前。
也许,在刚才赵卫国的讲解中,在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