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成花,青阳笑之。人工则劳,大巧自如。不卜不筮,匪虑匪思。集‘敏悟’”,意思是人工剪彩成花虽费力却不如自然之花自在,真正有智慧的人顺应自然,不算卦、不占卜、不刻意忧虑思索,引出本卷是关于思维敏捷、能自然巧妙解决问题之人的故事汇集。
故事精选
- 贾嘉隐应对槐树之问:七岁的贾嘉隐以神童被召入宫,面对徐积问身旁之树,他答“松”,解释“以公配木,怎么不是松”;长孙无忌问同样问题,他答“槐”,说“木旁有鬼,怎么不是槐”,展现出机敏的应对和巧妙的文字联想能力。
- 王雱巧答獐鹿之问:王安石之子王雱年幼时,面对客人笼中一鹿一獐问何者是鹿何者是獐,他分辨不出却答“獐旁是鹿,鹿旁是獐”,其巧妙的回答令人称奇。
- 杜镐助兄断案:宋朝杜镐的哥哥任法官时,遇儿子毁父画像案,因律法无明文规定而难断。杜镐年幼却提议比照和尚毁坏佛像的律法判刑,显示出非凡的法律思维和判断力。
- 杨佐维修盐井:北宋陵州50丈深盐井井壁柏木腐朽,因井内阴气入井人易死,只有雨天阴气下沉才可施工。杨佐教工匠用盛水木盘洒水模拟下雨,持续数月修复井壁,体现了他善于观察、模拟自然来解决难题的智慧。
故事价值
- 提供解决问题思路:如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取球等故事,为人们面对复杂问题时提供了转换思维、利用现有条件解决问题的思路。
- 展现洞察人性与世事:王戎不摘路旁李树的李子,是因为他通过“树在道旁而多子”洞察到李子是苦的,这体现了对人性和世事规律的敏锐洞察,可启示读者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 凸显急中生智的重要性:司马光砸缸救同伴,在同伴落入水缸的紧急时刻,他能迅速想出办法,说明在突发危险情况时,急中生智的能力可以挽救生命和解决危机。
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智囊全集·捷智部敏悟卷》作为中国古代智慧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智囊全集·捷智部敏悟卷》的故事蕴含着以下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