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高压锅出炉

一路上,叶潇男基本上都是在闭目养神。

陆可见叶潇男乱糟糟的模样,也知道他是累了,便没怎么打扰他,只是安安静静的开车。

其实叶潇男倒也不累,内力在身,再加上精神力远超常人,他就算再连续干上三天三夜也不会累。

闭目养神,只是在脑海中构思和整理高压锅的思路罢了。

回到设备基地后,叶潇男顾不上休息,当即准备投入到高压锅的研发制作中。

王振国他们在原弹研发总基地已经领取到了新的任务。

任务难度不高,主要是比较耗费精力,王振国他们几个人完全能够搞定。

十天没见叶潇男,王振国看到他疲惫的样子,再加上一头乱糟糟如鸡窝头般的头发,打算让他好好休息休息,就没让他参与这次任务。

叶潇男也没有强求,和众人打过招呼后便独自离开了。

他是去休息了吗?当然不是!

叶潇男来到一个空的工棚里,走到机床前就开始鼓捣起来。

高压锅的核心就在于密封和调压装置,首先需要一个高强度的锅体,确保在高压环境下不会变形或破裂。

这种锅体,现在基地里的锅肯定不能用,叶潇男首先就要打造一个锅体,这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儿。

不过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叶潇男选择的是铝合金材质的高压锅锅体。

他这么选择也有自己的原因,虽然后世常见的高压锅大部分都是不锈钢的,主要是因为材质结实,耐用,但不锈钢的导热性相对来说稍微弱一些。

如果在普通城市平原地带,那是完全没有问题,气压本身就够,但在高原上,导热一慢,高压锅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用铝合金的话,这方面效果将会更好。

首先铝合金的导热性好,能够快速均匀地加热食物。

在高原地区气压低、水沸点低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缩短烹饪时间,节省能源,让食物更快煮熟煮透。

而且叶潇男记忆中,华夏第一口压力锅就是1964年在沈阳铝制品厂试制成功的,当时主要材料为纯铝,其制造工艺也比较简单。

其次是轻便易携,在高原地区,大伙儿可能需要经常搬运或移动高压锅,铝合金材质相对较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减轻了使用者在高原环境下的体力负担。

不过,铝合金高压锅也有一些缺点,如表面氧化层易破损,可能释放铝元素等。

但在眼下1960年,综合考虑技术水平、成本和使用便利性等因素,铝合金高压锅是高原地区较为实用的选择。

选择完锅体后,叶潇男还要设计一个可靠的安全阀,当锅内压力超过一定数值时,能自动排气,保证使用安全。

材料方面,适合的有铸铁、碳钢或铜等。

铸铁和碳钢强度高,能承受高压,成本也低,但容易生锈,可能影响安全阀性能和食物安全。

铜的耐腐蚀性好,导热性佳,不过成本较高,强度相对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