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
雄安新区有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沟引河等河流,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东南部。白洋淀系大清河水系各支流冲积扇的前缘洼地,上承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流入海,是雄安新区地势最为低洼的区域。
自然资源
截至2012年,雄安新区雄县境内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境内有油井1200余眼,年产原油70万吨、天然气1800万立方米;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容城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砖瓦制造用粘土;二是建筑用沙。安新县境内蕴藏的地热资源储藏面积达350多平方公里,储量150多亿吨。
生物资源
雄安新区内林地盛产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种山产品,以及人参、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种野生中药材,雄县半山区的三棱草、狗尾草、山榆枝、柳条等资源年供应量达80万吨。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水生植物。其中浮游藻类92属,底栖动物35种,水生束管植物16科34种,鱼类17科54种。同时有鸟类19科26种,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链结构,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基地。白洋淀盛产鱼、虾、蟹、贝、芦苇、莲藕、芡实、菱角等,1955年淀水产鱼8850吨,居全国大型湖泊亩产量之首。1996年淀区养鱼有很大发展,产鱼、虾吨;全县苇田12万亩,产芦苇7.5万吨,产值约7500万元。白洋淀野生禽鸟已恢复到198种,主要有天鹅、大鸨、苇莺、黑水鸡、鸪丁、苍鹭、斑嘴鸭等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
土地资源
雄安新区土地总面积为1560平方千米,土地利用结构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的特征。其中耕地面积958平方千米,占61.39%;城乡建设用地310平方千米,占19.91%;以白洋淀为主体的湿地194平方千米(仅指新区行政边界内的湿地面积),占12.45%;林地98平方千米,占6.25%。
小主,
人口民族
人口数量
截至2017年6月底,雄安新区常住人口104.71万人,远期规划人口为200万至25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0到1250人左右。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雄安新区常住人口人。
民族构成
雄安新区境内少数民族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16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