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支那兵,还真是顽固。”
五天的攻势,换来的不过是山脚下满地的尸体。
他知道正面再打下去也只是徒增伤亡,于是调转思路,下令将攻击矛头从正面改向左翼,
由第十三师团主力强攻原奉军的114师阵地,同时派出一个大队绕道富金山西南,以激起守军恐慌。
这招是老套路了,他在华北干过,也在晋省试过,不说百试百灵,起码十次能成八次。
但这一次,他失算了。
由于福金山早有情报准备,挺进队无法渗透,该迂回部队行至红花岭时,被早有准备的88师提前发现,
88师前锋团团长是南都防御战的老兵,他发现迂回的日军足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后,
他没有贸然出击,而是派人紧急联络模范师预备队。
预备队是模范师第二旅第五团,该团得到情报后立即出动两个营,总计八百余人。
当初模范师扩军方案提出时,内部争议颇大。
许多将领主张扩大作战部队规模,将第一、第二旅的各团扩编至四个营,甚至设想每旅兵员扩大到万人以上。
但包国维在权衡之后否决了这一方案,最终采纳了副师长陈松柏提出的“保持旅团建制稳定,重点扩编师部直属部队”的建议。
常规作战单位中,模范师依旧维持两旅六团结构不变:
第一旅与第二旅各辖三个团,每团下设三个营,每营约400至500人,总体旅级兵员稳定在6000人左右。
扩编的重点放在师部直属部队——包括装甲总队、机动总队、工兵总队、通讯队、侦查组及后勤部队。
通过加厚这些支撑性力量,模范师的快速反应和多线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包国维的战略思路很明确,模范师的扩军不是为了量,而是为了效。
他曾在全体军官会议上明确说道,“我们的将校大多不是军校出身,基层指挥官也多是实战打出来的经验,盲目扩员,只会让指挥链失控、战斗力走下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要的是狼群战术——各单位保持适度编制,灵活高效,单独作战不弱,联合出击更强。
用及时有效的通讯、配合与支援体系,组成一支能吞能吐、能守能攻的狼群部队。
八十八师前锋团提前设好了埋伏圈,让实力最强的模范师的两个营去扎紧口袋,
当日军大队进入伏击圈后,88师立时发起突袭,打得山路上的日军措手不及,
前军冲不动,后军挤不上。短短一刻钟,日军死伤过百,一度试图反扑,却陷入了模范师的火力网中
迂回的日军部队察觉到突袭失败便准备后撤,但是一番拉扯后却发现后方的退路早已经被封死,
模范师与八十八师在山林中优势极大,将迂回的日军大队围住一顿胖揍,打了个堪称经典漂亮的伏击战,
而后该部日军苦战到深夜,借着夜色的掩护仓皇突围了上百名残兵。
突袭失败的消息,是在黎明时分送到第十三师团团长荻洲立兵手中的。
他坐在后方指挥部内,身前的地图上还插着几枚红蓝小旗,那代表着日军推进方向与守军的主要阵地。可在福金山主峰上,那面红旗始终没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