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遇到有难民逃难而来,粮商确实是会给粮食涨价,但都是有阶段性的,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翻倍涨价。
“表弟、你不用担心难民会冲到村子里来。”李景隆以为朱轩在担心安全问题,解释道:“我听几个朋友说,朝廷已经下令开仓赈灾了,而且是从军储仓里放的粮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家伙!
朱轩神色大变,作为一名后世之人,他更加了解军储粮的重要性。
如果动用军储粮,是有灭国危险的,更何况现在大明内忧外患,局势非常不稳定。
朱轩看过一些记载,新华夏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全国九成的地方受灾,甚至十几万人的县城,活下来的不足一万。
可以想象得到,自然灾害有多严重,大明的军储粮又能顶多久呢?
让朱轩庆幸的是,他建议跟占城交易粮食的事情,洪武爷认可了,不然今天早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生猪送来。
只要有了占城这个粮仓,大明必定能度过危机。
更何况、历史上也没说大明因为这几年的灾荒就灭国了。
当然、死亡的百姓肯定是成千上万,朱轩的建议拯救了成千上万人。
炼焦炉很快就出炉了,朱轩检查了一下,很是满意,然后让村民们继续炼焦。
他现在心情很沉重,急着回去让大家赶工,尽快生产出来足够的香皂和蚊香,去占城交易粮食。
与此同时、应天城的贵族富商和官员们,都把府上的人叫回讨论着什么。
“你们听说没,昨晚畜牧署有上百头生猪被运送到了城外。”
“我也听说了,我派人去畜牧署打听过,可惜那边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知道是陛下下的旨。”
“会不会是朝廷运送生猪杀猪赈灾?昨前天已经有难民逃难到城外了,朝廷又没粮食赈灾,只能用猪肉顶上。”
“不应该吧,如果朝廷为了赈灾,还不如不猪肉换成粮食,猪肉的成本太高了,而且用于赈灾效果不如粮食。”
……
这样的讨论声,不仅出现在世家大族,还出现在各大酒楼,就连城里的百姓都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