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徐妙锦也想进步

“有了黄册,朝廷才能更直观的了解天下情况,朝廷的每一项政令都不是随意颁布的,而黄册就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

“比如农籍有多少,每年能出产多少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口,工业户有多少,每年生产出来的工业品似乎满足大家的需求等等……”

“掌握来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就能相应的做出调整,这叫宏观调控,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随意的一个决定,就有可能导致无数百姓饿死。”

海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对事物又有了一种新的认知。

“正是因为黄册的重要性,容不得损坏,而黄册记录在纸张,记录在一些易燃之物上,一不小心就会走水。”

“为了更有效的保存这些重要的资料,大明湖就是最合适的地方,遇到走水的情况也能及时灭火,更不用担心水源不够的问题。”

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不愧是咱大孙,把黄册和鱼鳞图册都了解的明明白白。

“大孙、你说洪武爷搞黄册搞鱼鳞图册,是不是在浪费人力物力?”朱元璋笑着说道:“想要统计天下的户籍数,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即便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入册。”

“鱼鳞图册更是如此,丈量天下田地,需要的人力物力更甚,洪武爷提出编撰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时候,受到了很大都助力,文官士大夫们都站出来指责洪武说劳民伤财。”

“呵呵……”朱轩冷笑道:“那些士大夫们说的冠冕堂皇,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有黄册和鱼鳞图册,朝廷能更加了解各地的情况,他们是担心那天洪武对士大夫、豪绅士族动手,因为他们兼并占有的田地太多了。”

“还有黄册,这就是一种人口普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必须知道的。”

“什么叫劳民伤财?洪武爷此举,可以说堪比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

朱轩很真没有夸大其词,朱元璋开创的黄册和鱼鳞图册,后世依然在沿用。

朱元璋听着大孙的夸赞,乐的嘴都笑咧开了。

朱轩见状,心里忍不住吐槽,自己虽然也是朱元璋的粉丝,可比起爷爷,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他这是死忠粉。

“哎!真是浪费了那么大的湖泊,若是在大明湖里养鸭子,得养多少鸭子啊,平日里还不用喂粮食,鸭子吃小鱼小虾就能养的很肥,还更能下蛋。”

“若是在大明湖里大量养鸭子,估计整个京城都不缺肉吃了,鸭蛋还能贩卖到别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