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平安喜乐

月阑风烬起 南宫仪薰 1185 字 1个月前

一旁农事司的官员恰到好处出来解释,“对,这就是番薯自带的甜味,蒸熟后软甜绵密,生吃也可,煎煮蒸炸不挑做法,重点广耐贫瘠,产量还高。”

说着从灶台上端过一盘绿油油的菜叶子,“这是番薯嫩叶,炒熟也能吃。”

有位庄稼汉打扮的汉子问,“那这番薯岂不是浑身能吃?”

“是这个理。”农事司官员道。

围观的众人就从这话里面听出点儿门道。

当即有人接口,“敢问大人?这番薯我们也能种吗?”

“当然可以!来年开春,朝廷便会给大家分发薯种,就从盛京及直隶郡县开始推广!”一道清朗霸气的声音传来。

众人转头,见一身穿宝蓝如意祥云纹锦袍的少年人走过来,通身气势威仪,贵不可言。身后还躬身跟着一位面白无须的。

百姓们正好奇这是哪位,就见先前说话的农事司官员下跪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百姓们也纷纷下跪,山呼万岁。

萧承昭叫了起,丁福护着他往灶台那边走,查看一番,萧承昭神色还算满意。

许多人没想到皇帝这般年轻,忍不住偷眼打量,毕竟有几个人一辈子能有幸见到皇帝呢?不得不说,这皇家的人生的就是好哇,怪道说是凤子龙孙。

萧承昭也不急着走,帮着分了会儿粥,以示亲民。

当然,这事儿光禄寺经由阿姐点拨,办得也确实不错,在百姓眼里那就是陛下爱民,且重视农事生产的表现。

这一晚,有许多百姓回去后心潮澎湃,难以入睡且先不提。毕竟这年头,就算是丰年,一般平头百姓家里也是不可能顿顿吃白米、白面的,大多是吃粥,杂粮粥,两掺面的馒头这样。只有逢年过节,或是农忙时节会吃干的,再割肉打牙祭。

若是来年真的能种上番薯就好了,听说这东西耐放,吃起来滋味也好,到时候冬日岂不是又多了一种口粮?想想就有盼头。

天子出行,按例是得带许多护卫开道警戒的,但萧承昭不想那样,他想趁着年轻,在有限的时间里,亲自去看,去感受,去融入百姓民生。所以,崔阑今日负责带着西苑和东苑的人马,在暗处及四周警戒,以防万一。

萧月卿同崔阑站在街边的茶楼上,百姓们热切的笑脸似乎驱淡了冬日的寒意。

番薯宴整整持续到未时末,有人欢欢喜喜的来,有人欢欢喜喜的走。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出于安全考虑,萧承昭未在宫外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