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看着这些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感动。“将士们,你们辛苦了!这胜利的捷报,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朕为你们骄傲!”
“为陛下效力,为大唐效力!”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杨玉环的心中也充满了感慨。她想起了那些在战乱中受苦的百姓,想起了自己和李隆基一路的艰辛。如今,胜利的曙光终于出现,她的心中满是欣慰。
“陛下,等叛乱平定了,我们回到长安,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杨玉环说道。
“好,”李隆基笑着说,“到时候,我们要大摆筵席,宴请百官和百姓,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接下来的日子里,捷报一封接一封地传来。大唐军队的攻势越来越猛,安禄山的叛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每收到一封捷报,李隆基和杨玉环都欣喜若狂,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恢复往日繁荣的景象。
“陛下,您看,又有好消息了!”一天,杨玉环拿着一封捷报,兴奋地走进书房,“我们的军队已经逼近安禄山的老巢了!”
李隆基接过捷报,看完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来,这场叛乱很快就要结束了。”
“是啊,”杨玉环说道,“陛下,我们离回长安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嗯,”李隆基点了点头,“等叛乱平定,我们就回长安,重建我们的家园,让大唐重新焕发出往日的辉煌。”
在这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蜀中别苑的气氛也变得格外欢快。将士们摩拳擦掌,期待着凯旋的那一天;大臣们忙着筹备善后事宜,为大唐的复兴做着准备;而李隆基和杨玉环,则在这喜悦中,共同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他们知道,虽然前方还有一些困难,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了大唐,大唐的复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