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一家规模较大的丝绸作坊合作时,作坊主起初对杨兴心存疑虑,毕竟杨家以往的名声不佳。杨兴诚恳地向作坊主介绍了杨家的整顿情况,以及自己对未来商业发展的规划。作坊主见杨兴态度真诚,且对丝绸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最终决定与他合作。
回到长安后,杨兴将从江南采购的优质丝绸摆上了布庄的货架。这些丝绸一经推出,便受到了顾客们的热烈追捧。布庄的生意日益兴隆,杨兴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他不仅将一部分利润用于扩大布庄的规模,还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助家族中其他从商的族人改善经营。
随着杨家子弟行为的改变和商业经营的规范,杨家在民间的口碑也逐渐好转。百姓们对杨家的敌意明显减轻。在长安的茶馆里,百姓们一边喝茶,一边谈论着杨家的变化。
“你发现没,最近杨家的那些子弟,在街上都规矩多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横行霸道了。” 一位老者说道。
“是啊,我还听说,杨家的产业也都在正正经经做生意,不再坑害咱们老百姓了。” 旁边一位年轻的小伙子附和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都多亏了贵妃娘娘啊,要不是她大力整顿杨家,杨家还不知道要坏成什么样子呢。” 一位妇人感慨地说道。
而在杨家的府邸内,杨玉环看着家族的这些变化,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时常召集族人们,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经营情况。
“杨铭,你最近读书进展如何?” 杨玉环关切地问道。
杨铭恭敬地行礼,说道:“回娘娘,我每日都在刻苦学习,先生说我进步很大。我一定会努力考取功名,不辜负娘娘的期望。”
杨玉环微笑着点头,说道:“好,你要继续努力。记住,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杨家的未来,为了大唐的繁荣。”
接着,杨玉环又询问杨兴的生意情况。杨兴说道:“娘娘,如今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顾客们对我们的布料都很满意。这都多亏了娘娘的教导,让我们懂得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