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渗透在东京的锦衣卫黑冰司,看到联合舰队出港,马上把这一情况传回国内。
正在鲸海上航行的镇海军,马上知道了,这小日子是要破釜沉舟!
鲸海就是原时空的日本海,因为小日子还没有崛起,这里一直都是明秦古称鲸海,国际上的海图也叫鲸海。
接到情报的提督萨普冰,连忙让舰队调头,全军前往海山崴补给和检修。
经过这么久的炮击,主力舰上的炮管也需要更换一下了,主要是为了应对之后的海战。
就这样,伊东佑亨带着联合舰队,正在往鲸海赶,而萨普冰则带着镇海军回到最近的海山崴军港休整。
德康六年1896年10月15日,重新更换炮管,补充了炮弹的镇海军出港了。
联合舰队也到达了鲸海,北九州附近。
这个时期没有飞机,更没有雷达,双方舰队在茫茫大海都不知彼此的位置,全靠驱逐舰侦查。
伊东佑亨在进入了鲸海时,让驱逐舰分队,四面八方的寻找镇海军的踪迹。
萨普冰在出港后,也把驱逐舰一分为三,向南成扇形搜索敌舰。
10月16日早晨9点26分,镇海军的“千岛湖号”驱逐舰,和前来侦查的“近江丸号”驱逐舰相遇。
“千岛湖号”首先发现了“近江丸号”,在反复确认就是日本驱逐舰后,“千岛湖”舰长下达了开火命令!
他的任务是找到联合舰队主力,现在发现了日军驱逐舰,这就意味着主力舰队隔着不远。
在“千湖岛”第一轮开火时,“近江丸”也展开了反击。
1465吨排水量的“千岛湖号”驱逐舰,装备了2门152mm管退炮,还有6门120mm速射炮。
从吨位到武备方面,全面碾压同为驱逐舰的“近江丸号”,就连航速也快于“近江丸”。
987吨的“近江丸”,只有4门120mm速射炮,根本打不过“千岛湖号”。
9点48分,一发152mm炮弹命中了“近江丸”的左舷甲板,整个左舷甲板被轰出了一个口子,并伴随着大火和浓烟。
“近江丸号”上面的水兵,连忙参与灭火和救治伤员,整个舰体,因为左舷被炸,微微有些倾斜。
10点06分,又一发炮弹命中了“近江丸号”的吃水线,还好只是120mm副炮发射的炮弹。
但也轰开了“近江丸号”的装甲,海水不停的灌入甲板下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