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鼓动埃及脱离奥斯曼,后又和高卢鸡联合开挖苏伊士运河。
最后一脚把高卢鸡踢开,独自把持这条大动脉的控制权。
你让高卢鸡和奥斯曼怎能甘心?
所以,奥斯曼后期逐渐向二德子靠拢。
这个时空因为多了大夏,奥斯曼的战舰订购也多了一个选择。
大夏在三年前交付了两艘新建的“夏级”战列舰。
被奥斯曼取名“苏莱曼大帝号”和“塞利姆一世号”。
这两艘战舰的入役,让奥斯曼总算压制了巴尔干各国的独立意愿。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一众巴尔干国家,刚刚独立不久。
小主,
大片的民族聚居地还在奥斯曼手中,这也是双方无法调和的矛盾。
宗教和民族的冲突,加上毛子和奥匈在背后煽风点火,这里的形势自然相当复杂,不愧是欧洲火药桶。
眼见大夏和牛牛的斗争逐渐蔓延到了西亚,
奥斯曼果断找上大夏,想要购买大夏的陆军装备,还想聘用大夏的军事教官训练奥斯曼军队。
为此,帝国还专门和二德子商量了一下。
昭武皇帝借着这个机会,也对二德子阐述了一个计划——新丝绸之路计划。
阿富汗倒向帝国,伊朗成为保护国,如果让奥斯曼也同意,
那这条铁路可以从大夏途径中亚到达奥匈,甚至直接到达德国。
这意味着,一旦战争爆发,就算牛牛切断了同盟国的海上运输线,
他们还是能从陆路得到来自大夏的输血。
虽然对战争时间的预估不足,但能多做准备谁不愿意呢?
就这样,大夏顺利和奥斯曼达成一揽子协议,奥斯曼则同意大夏的铁路途经国土。
之后,大夏又和二德子签订了一个补充协议。
协议针对的就是“新丝绸之路”,大夏负责亚洲段的修建。
二德子负责欧洲段,两国同时修建,最后在奥匈碰头!
大夏承诺,一旦发生战争,一些必要的军事物资和基础资源,会按当时的国际市场价供给德国。
二德子则让出奥斯曼的一部分利益给大夏。